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江西省分宜县大岗山年珠林场和永丰县官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密度和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的调查和测定,运用相对生长法和回归估测的方法,建立模型和估算了不同密度和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密度和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和土壤养分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的胸径生长受密度的影响,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是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树高生长也是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杉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密度的减小杉木的生长持续时间有缩短趋势。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的胸径和树高的总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增加的速率和幅度是不同的;胸径和树高在10~15a之间达到数量成熟,材积则在35a后达到数量成熟期。2.根据相对生长法,运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不同密度、不同年龄杉木生物量的估测模型:低密度杉木胸径-密度生物量估测模型w=2.531D2.065N-0.301(R2=0.981)高密度杉木胸径-密度生物量估测模型w=10.674D0.121N0.0001(R2=0.943)不同年龄杉木胸径-年龄生物量估测模型w=0.042D0.865A0.108(R2=0.967)3.根据平均断面积法,以单株生物量模型为基础分别估算出了不同密度与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样地内的总生物量,再加上林下灌木、草本以及凋落的生物量,并估算出不同密度与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生产力。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生产力中低密度林分明显高于高密度林分,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净生产力最高的为低密度(1667株/公顷),平均达到8.24t/ha·a,最低则为高密度(5000株/公顷),平均为2.2t/ha·a。18年生低密度杉木人工林净生产力大小依次为低密度(1667株/公顷)(8.24t/ha-a)>(?)(?)密度(5000株/公顷)(7.77t/ha-a)>低密度1667株/公顷)(7.17t/ha-a),29年生高密度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生产力高密度(1667株/公顷)(3.97t/ha-a)>高密度(10000株/公顷)(2.21t/ha-a)>高密度(5000株/公顷)(2.2t/ha-a);在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20年(4.13t/ha·a)、22年(3.01t/ha·a)的净生产力较高,大小依次20年(4.13t/ha·a)>22年(3.01t/ha·a)>36年(2.37t/ha·a)>26年(2.14t/ha·a)>6a(0.79t/ha-a)。4.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密度与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特征,高密度林分与低密度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并且高密度林分高于地密度林分;高密度林分与低密度林分土壤全氮含量差异则不显著。不同年龄之间杉木人工林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则表现差异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也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