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在宋代的传播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li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传播学作为研究手段和出发点,对词在宋代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动力、传播效果进行梳理,揭示词在宋代从“诗馀”的尴尬地位逐步取得正统文人的认可,并得到广泛传播的轨迹。 首先,着重分析了词在宋代三百年间得以繁衍与发展的原因,尤其是词产生和传播的社会环境:宋代城市的兴起,享乐之风的盛行,遍布的舞榭歌台为词的发育提供了温床;接着分析在这种环境下,文人们在“应歌”与“应社”中左右逢源,词也从口头传播方式转变成口头、书面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最终成为不可歌唱的案头文学;然后以柳永为典型案例,就其创新性、大众性、互动性、影响性揭示词的传播动力。最后总结词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传播效果:词在文人阶层的发展是“诗化”的过程,在市井民间却是“曲化”的过程,并产生了“婉约”与“豪放”两种迥异的词风。“诗化”与“曲化”,这是词的传播系统作为自组织系统与他组织系统的结合的自我选择的结果。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宋代得到发展、壮大并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的繁荣局面是在传播者、接受者、传播媒介、传播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借助于词学及传播学已经取得的学术成果,将传播学理论应用于词学研究领域,进行作家——作品——传播——接受的四维研究。
其他文献
康德美学和先秦儒家美学(本文主要涉及的是孔子和孟子)这两大美学体系虽然时空背景差异巨大,但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二者都是以道德上的善作为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康德提出
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是20世纪拉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课题,既涉及到拉美本土“爆炸文学”的成因、魔幻现实主义的诞生以及第三世界文学令人瞩目的国际化倾向,也涉及到欧美现
近来有几位朋友约我见面,我帮助他们诊断了一下,发现大多体内湿气很重,大家都很奇怪,说为什么湿气这么重呢?我说:这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决定的啊。大家都不运动了,都开车,开空调,喝冷饮,当然会导致体内水湿严重了。  那么,水湿重会出现哪些问题呢?有什么表现呢?我们怎么调理呢?  医圣张仲景为我们早就做出了回答。    水湿严重导致“乌云蔽日”  下面,我们讲述一个症候,这个症候就是水湿严重导致的,我管这种
期刊
张翎作为新移民文学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同时也是北美新移民小说创作领域中的重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表《望月》一文引起文坛的注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以喷薄之势给文坛与读者
本文对湖畔派诗歌的景物描写进行了探讨。文章打破了情诗和写景诗的界限,分析了湖畔派诗人创作中的景物特征,探讨其景物描写的特点、个性和风格,以及文化内因等。以文献资料为基
索尔·贝娄在美国评论界被公认为是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的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在他的一生中著作等身,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赫索格》,除此之外他还写作了九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等。肩周炎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称“漏肩风”。北京同济东方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秘书长郭澄水说:“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形成有内、外两个因素。内因是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是风寒湿邪,外伤及慢性劳损。”    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明显  1.中药以祛风散寒、解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