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在颅内的分布及其结构特点;第二部分探讨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细胞凋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的表达。
第一部份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在颅内的分布及其结构特点
目的:
明确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在颅内的分布及其结构特点,为实验取材及其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
采用26只健康清洁的成年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10只用于蛛网膜下腔注射亚甲蓝液研究蛛网膜颗粒(绒毛)的分布情况,手术做寰枕部直切口,暴露寰枕筋膜,1ml注射器刺入寰枕筋膜,进入小脑延髓池,抽出脑脊液0.1ml后,再缓慢注入亚甲蓝液0.15ml,1.5小时后取材观察。8只用于蛛网膜颗粒(绒毛)的HE染色研究,动物经心脏灌注4%多聚甲醛后取材,石蜡包埋,从左到右轴位连续切片,每张切片厚0.5μm,间隔5张取片1张,光镜下观察、采集图片。8只用于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动物经灌注2%戊二醛后取材,经固定、修快,制片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照相。
结果:
(1)通过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亚甲蓝的方法,我们发现注入亚甲蓝后大鼠蛛网膜下腔广泛蓝染,每只大鼠横窦内均有很明显的燃料浓集区,而其余部分燃料浓集很少,说明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主要分布在横窦内。
(2)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HE染色的结果发现: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具有最外层的内皮细胞层,纤维囊,蛛网膜细胞层,以及中央核。其形态及不规则,有的呈球形,有的则以分叶状或匍匐生长。
(3)通过连续切片统计分析,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主要分布在横窦两侧中部偏内的位置。
(4)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主要成簇分布,数目不等。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上皮间存在裂隙和小孔洞,在上皮间可见微绒毛和球样突起,微绒毛分布不均匀,可见聚集成簇的花样结构。
(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表面的内皮细胞的表面,可以见到伸向窦腔的胞质突起和质膜小泡。
结论:
(1)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与人蛛网膜颗粒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具有内皮细胞层、纤维囊、蛛网膜细胞层和中央核)。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主要位于横窦两侧中部偏内的部分。
(2)电镜研究的结果说明了蛛网膜颗粒(绒毛)的微细结构,这些支持了脑脊液吸收入血的两种机制。
第二部分大鼠蛛网膜颗粒(绒毛)细胞凋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表达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蛛网膜颗粒(绒毛)细胞的凋亡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思路。
材料与方法:
48只健康清洁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F6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C、D、E、F5组为实验组,经血管内穿刺出血,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对照组大鼠10天取材,实验组按1天、3天、5天、7天、10天取材。手术做大鼠颈部正中切口,分离暴露大鼠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在颈部的分支,电凝阻断其各分支动脉。分离迷走神经,小动脉夹阻断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结扎颈外动脉并剪断,在其近心端向头颅方向插入带尖尼龙线拴,打开动脉夹,刺破颅内动脉,制作出血模型。所有大鼠在各时间点灌注-固定后取材(对照组于10天取材)。选取横窦制成石蜡切片,采用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法(TUNEL法)观察蛛网膜颗粒(绒毛)的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法研究鼠蛛网膜颗粒(绒毛)细胞凋亡结果显示:A组蛛网膜颗粒(绒毛)偶见凋亡细胞,B、C、D、E、F5组中随着出血后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其中蛛网膜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均有凋亡。
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由于出血、缺血、炎症等反应过程,使蛛网膜颗粒(绒毛)细胞出现过度的凋亡,影响蛛网膜颗粒(绒毛)吸收脑脊液的功能,这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形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