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人类社会总是难以避免天灾人祸(如“4.28”胶济铁路事件、“5.12”汶川大地震),而卷入突发灾难事件中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突发灾难事件中心理受灾人群分为五级,而第二级人群中的现场救援人员往往被忽视,灾难发生后,他们会立刻投入抢救工作中去,由于他们工作环境特殊,面对惨痛画面,加之超负荷工作,会产生情绪、认知及行为活动等心理变化,这一群体为高危人群。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不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促进灾后心理重建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目的研究突发灾难事件中现场救援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其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评估,探讨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并探讨在不同时间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度。以期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所造成的心理社会影响,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和心理社会功能的后遗影响,防止将心理问题泛化,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保障现场救援人员心理健康,为今后处理类似应急事件提供心理学参考,同时为我国建立完善、科学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供依据。确定在突发灾难事件(“4.28”胶济铁路事件)中心理受灾人群中的第二级人群,即参与现场救援的武警消防官兵(236名)、医疗救护人员(212名)及志愿者(177名)为目标人群。在1周内对目标人群进行一般状况调查、心理危机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及急性应激障碍(ASD)诊断,符合ASD的视为重点人群,筛查出武警消防官兵(69名)、医疗救护人员(56名)和志愿者(55名),共18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干预组分别为35、28和27名,共90名,非干预组分别为34、28和28名,共90名。在1周内对两组进行如下心理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非干预组进行心理危机管理;对干预组从心理、社会、生物各个角度进行综合性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急救、心理晤谈、稳定情绪技术、松弛技术、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宣泄、应对方式、药物干预等等),强调干预的多维性,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在灾后4周内最为紧迫,4周后根据评估结果分阶段再制定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并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应激情境做深度拓展,发挥干预的特异效果。将不同的干预模式、支持资源加以整合,使干预效果达到最佳水平。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再对两组进行以上心理评估,并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诊断。进行组间比较及组内纵向观察,研究心理危机干预的短时效果和长时效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现场救援人员在不同阶段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度进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主要研究结果(1)心理危机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显示,现场救援人员存在较大的心理行为问题,接近半数的现场救援人员有惊恐、闯入、恶梦、睡眠困难、焦虑和紧张,1/3有反复思考、震惊反应、头痛、疲乏感和情绪沮丧。(2)ASD的临床检出率为28.80%,其中武警消防官兵为29.24%、医疗救护人员为26.41%、志愿者为31.07%。(3)干预组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三个测量点上PCL-C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逐渐下降,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三个测量点上PCL-C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逐渐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PTSD发生率逐渐下降,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AS、SDS评分逐渐下降,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AS、SDS评分逐渐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GQOL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逐渐升高,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GQOLI总分和各维度得分逐渐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DSS评分逐渐下降,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DSS评分逐渐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SRS总分及各因子分逐渐升高,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RSS总分及各因子分逐渐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CSQ积极应对分值逐渐升高,而消极应对分值逐渐下降,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三个测量点上SCSQ积极应对分值逐渐升高,而消极应对分值逐渐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以PCL-C总分作为因变量,将21项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干预前,最后纳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7个,其中危险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持续工作时间、EPQ-N、现场接触时间、职业;保护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EPQ-E、工龄或兵龄、应激史。在干预后1个月,最后纳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9个,其中危险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持续工作时间、EPQ-N、消极应对、现场接触时间;保护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心理危机干预、EPQ-E、社会支持及利用度、积极应对、应激史。在干预后6个月,最后纳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9个,其中危险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消极应对、EPQ-N、持续工作时间、现场接触时间;保护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心理危机干预、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及利用度、EPQ-E、应激史。结论与建议结论:突发灾难事件对现场救援人员的心理影响广泛而严重,ASD发生率近1/3。心理危机干预能显著减轻现场救援人员PTSD症状,减少PTSD发生率。明显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改善其社会功能。社会支持、主客观支持及对支持利用度显著增强。能有效提高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利用,降低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利用。通过本次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会防止现场救援人员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帮助其学会新的应对技巧,把负性情绪转变成心理重建的力量,使心理平衡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在影响因素分析中,职业只在干预前作为危险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志愿者、武警消防官兵、现场救护人员;工龄或兵龄只在干预前作为保护因素;EPQ-N及EPQ-E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6个月三个测量点上分别作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现场接触时间及持续工作时间在三个测量点上作为危险因素;应激史在三个测量点上作为保护因素;社会支持及其利用度、积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危机干预在干预后1个月及6个月两个测量点上作为保护因素,而消极应对方式作为危险因素,所以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要减少或避免危险因素,动用保护因素,促进心理健康恢复。建议:针对突发灾难事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一是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二是开展心理应激研究,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应激反应评定工具及精神卫生救灾预案研究);三是造就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构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二是构建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三是整合各种支持资源,建立协调机制;四是加强对不同人群的干预;五是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培训机制;六是健全心理干预体系(包括事前的预防、事中的干预以及事后对相关机制的修正);七是建立心理创伤干预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回访和重建心理计划;八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再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动,一是建议政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紧急启动以“心理干预”为主题的服务活动,分批集中进行系统心理卫生服务,让他们识别心理障碍,掌握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利用行政力量,鼓励他们发现和帮助周边更多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们,以便能及时得到干预,促进灾后重建工作更好的开展。二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对高危人群、团体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三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深度的心理治疗。四是心理服务工作实行从特殊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延伸,将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团体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个别的深度咨询和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面的普及,更有点的深入,主要内容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自杀的识别和控制。五是技术工作可由具备此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紧急增设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分中心,并创建相应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