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历来都是备受各国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对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说,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成败,而保证就业水平稳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从开放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出口对就业的影响途径主要有:扩大总需求、技术传递和外溢、影响商品结构。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贸易大国,如何通过扩大出口提高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是新时期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经典理论,探究了出口贸易影响就业的可能机制,为后续实证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接下来利用2004-2014年中国274个地级市的贸易和就业数据,构建实证模型,评估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的边际影响,总结了我国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一般规律,并在考虑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分东中西部,研究了三大区域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地区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始终为正,表明出口贸易就业效应显著为正的事实可以确认。第二,不同地区贸易总额、对外贸易依存度和贸易结构存在着差距,因此出口对不同地区就业的影响也存在着显著差异。虽然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量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给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应该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实施,针对不同地区指定差异化的就业促进政策,构建开放条件下更加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口贸易的就业促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