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针对人类各种理解提出的一个哲学阐释学概念。他认为任何理解都是以理解者的“前见”为基础,前见是不可摆脱的,它构成了理解者的视域。原文作者的视域形成了原文的视域。处在不同时代的译者由于对同一个文本有不同的“前见”,因此各有自己的视域。“视域”的形成受译者教育、文化和所处时代等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视域与译者的视域融合,形成了新的视域,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的瑰宝,如何翻译好《庄子》对传播中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要。本文根据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观点,对《庄子·内篇》的四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一般词汇、句法、文化负载词和修辞四个方面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视域融合现象,证明典籍重译的必要性,对《庄子》的再翻译提出建议。极具代表性的四位译者分别为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他曾于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教授外国学生《庄子》;享誉中外的双语作家林语堂,他的作品让众多西方读者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研究先秦思想的著名汉学家葛瑞汉和当代翻译家、翻译学者汪榕培。作者简要分析了《庄子》原文的视域、四位译者翻译前各自的“视域”,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原文视域与译者视域的融合,发现受视域融合的影响,四个译本各具特色:冯友兰的译本语言简明,比较准确地传达出了庄子的哲学理念;林语堂非常重视《庄子》的文学价值,译本中处处闪耀着优雅地道的英语,原著文学色彩保留较好;葛瑞汉的译本既保证了文本的流畅性、文学性,也较为精确地传达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汪榕培在吸收国内外多年对庄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完善地保留了原文的思想内容,较好地传达了原著的哲学思想。通过对四位译者翻译前的视域考察、视域融合对比分析,作者认为理解的历史性决定了不同时代作者视域的不同,不同视域融合产生各具特色的译本,所以典籍重译非常必要。同时作者还对《庄子》再翻译提出了建议,认为译者应具备深厚的古汉语功底和英语运用能力,并通过参考庄子权威注释本和研究成果,全面认识庄子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