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角度分析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一直是经济学中的热门话题,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源泉为技术进步(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学者们经过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其中,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被认为是影响一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决定一国国内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另一个是通过一国对外来技术溢出的吸收和模仿能力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都将人力资本视为同质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力资本整体或者平均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与种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现实中,从业人员由于接受不同水平的教育或者不同种类的教育对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可能会起到不同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与提升的主要路径,同时也可以作为区分不同人力资本的标准。本文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将人力资本按照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及教育种类的不同加以区分,并且利用中国2000年到2014年省际间的面板数据,从教育角度出发,将人力资本进行异质性分类,并分别对其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从研究结构上本文共分为三部分:首先,理论研究。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概念发展以及计算方法等理论进行概括与回顾,并通过对卢卡斯模型和Nelson-Phelps模型的总结研究,分析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原理,为下一步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实证研究。根据已有的数据文献对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本现状及特点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利用索罗余值法计算出中国各省级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基本特征;最后从教育角度出发,将人力资本按照受教育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按照受教育的种类分为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并且利用回归模型分别求出各类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最后,研究结论。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人力资本水平虽然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出现东高西低的现状;第二,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在全国范围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是显著正相关的。第三,无论是不同教育水平还是不同教育种类的人力资本在不同区域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第四,就中国整体而言,职业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东部地区作用最为明显。
其他文献
听故事是每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喜欢的,也是孩子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与童话、寓言相比,小故事结构简单、精炼,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强大。家长将内容巧妙地糅合到小故事中,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故事的特点  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熟悉的,数量不宜过多  简单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喜爱的。比如,植物、动物、卡通人物乃至于石头、大海等这些事物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故事的主人公可以从以下六个类
在共和国历史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曾激励、鼓舞过几代中华儿女,成为无数中国人憧憬向往的崇高理想。这一目标的形成、确立,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它凝聚着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和智慧,成为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抉择和伟大创举!  重新梳理和全面考察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确立过程,澄清一些人在此问题上的片面认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啟迪,对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期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货币危机频频发生,其影响面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陷入灾难之中。货币危机具有了越来越强的传染性。在众多的货币危机中,1997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