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腹腔内注气早期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并在全麻气管插管下的60例行头低脚高位的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气腹时间大于60 min,ASA Ⅰ~Ⅱ级,年龄18~6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20):羟考酮组(Q组)、芬太尼组(F组)和对照组(C组)。Q组气腹前5 min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生理盐水稀释为1mg/ml),F组气腹前5 min给予芬太尼1μ g/kg(生理盐水稀释为10μ g/ml),C组气腹前5min给予生理盐水0.1 ml/kg。三组患者按常规静脉诱导,均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插管后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恒速输注维持麻醉。术中注气速度为1-2 L/min,气腹压控制为12 mmHHg,PETCO2分压35~40mmHg,SPO2为98~100%。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腹注气前5 min(T1)、气腹注气后5 min(T2)、注气后10 min(T3)、注气后20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双频指数(BIS);在相应的时点上,用肝素注射器抽取动脉血,用血气分析仪测得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pH值。记录观察期间内所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点的pH、 PaC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点Pa02.BI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相比,三组HR、SBP、DBP在T1时点均有所下降(P<0.05),F组、C组HR、SBP、DBP在T2~T4时点均有所上升(P<0.05),Q组HR、SBP、DBP在T2~T4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Q组、F组HR、SBP、DBP在T2-T4时点有所下降(P<0.05); 与F组相比,Q组HR、SBP、DBP在T2-T4时点有所下降(P<0.05)。三组比较,Q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总例数最小,F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能有效地抑制人工气腹早期的循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