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景雕塑一直伴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西方,作为纪录历史,弘扬宗教,描写描述刚刚发生过的伟大事件等诸多功能而存在已久;在古老的中国,场景雕塑更是常见于庙堂石窟之间。场景雕塑经历了若干时期的风格演变,很大程度有着与文化,历史,宗教等因素相关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由苏联转译过来的现实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的雕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实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甚至在某些阶段是唯一的创作方式。而场景雕塑以宏大叙事之能事,集中体现在大型纪念碑的城市雕塑中。这一时期的场景雕塑有着鲜明的统一性和时代表征。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场景雕塑大多依然是以公共性的纪念碑方式呈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一些呈现个人风貌,从个人经验出发表现日常生活、社会问题等语言独特的场景雕塑作品,这使场景雕塑的局面焕然一新。这一时期代表雕塑家的作品体现了充分的现实性表达。本文着重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背景和时代指向。国际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场景雕塑被拓展了很大很广阔的领域,它是一个新的传统,从表现到材料运用,从时代精神到思想内涵,都给传统的雕塑样式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如何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和运用场景雕塑的现实性表达,本人做了很认真的思考,并吸收前人经验,把知识和养料运用到我个人的创作中。本文介绍场景雕塑的演变,尤其是现实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九十年代现实主义思潮对场景雕塑创作方向的影响。根据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和出现的一些作品以及影响这一时期艺术创作观念和文化政策等因素进行梳理。全文总分五章,第一章是介绍场景雕塑和现实主义场景雕塑的特征及表现方式;第二章介绍现实主义场景雕塑的一些实例;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通过一些中国当代雕塑家的作品介绍来阐释场景雕塑的现实性表达极其意义。本章具体论述了个人性和日常性在场景雕雕塑里的现实性表达,和现实主义场景雕塑的重要性以及重建现实主义场景雕塑当代价值;第四章是与本人的毕业创作的关联阐释,即在我的创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场景雕塑的现实性表达。第五章总结现实主义场景雕塑在我国的发展脉络和线索以及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