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作文教学要提倡生活化,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用生活的内容进行表达,以生活的态度鼓励评价。作文本应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倾吐,是一种基于表达需要的极具诱惑力的创造性活动。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作文教学模式单一、重技巧训练轻生活引导、重写作结果轻过程评价,使得学生作文兴趣缺乏、作文内容虚假、作文语言老成、作文习惯缺失,使作文蒙上了灰色阴影。作文偏离了学生的本心,作文教学陷入了形式化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强调教学的生活化。首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作文教学目的生活化。通过挖掘生活化的作文命题,对命题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求。其次,要确保学生乐于接受,使作文教学方式生活化。树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丰富多样的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感受到快乐,从内心接受写作活动。第三,要丰富学生生活经历,使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使学生的作文有生活内容可写,有真实感情可抒。第四,要成就学生作文风采,使作文教学评价生活化。要努力使评价内容生活化,评价过程生活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作文评语感情化。通过鼓励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征以及当前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作文教学生活化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有助于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推动作文教学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