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配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白介素-18和化疗药物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凋亡相关蛋白Fas配体(FasL)在结肠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2.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及化疗药物对结肠肿瘤FasL蛋白表达及其介导的淋巴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功能。 方法 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7例大肠癌,5例大肠腺瘤和1O例正常粘膜以及5例大肠癌肝转移灶及其相应大肠癌原发灶FasL配体蛋白的表达。 2.以两种浓度IL-18及临床治疗剂量的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和顺铂)刺激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DLD-1后,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Fas配体蛋白表达的变化,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结肠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的对Fas敏感Jurka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 1.大肠癌组织中Fas配体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粘膜,三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但未见FasL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之间存在联系。而大肠癌肝转移灶全部表达Fas配体蛋白,显著高于相应大肠癌原发灶(P<0.05)。 2.IL-18刺激后,SW620细胞株Fas配体蛋白从9小时开始上调,最高至正常4.1倍,在作用72小时后,回落至初始水平。在与淋巴细胞共培养试验中,Jurkat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从12.9%上升至38.4%。 3.治疗剂量的顺铂在作用6小时与24小时后,能上调SW620细胞株Fas配体蛋白的表达2.1至5.0倍,而氟脲嘧啶仅能于作用24小时后上调Fas配体表达。丝 第!页共74页第二军医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裂霉素于作用6’J\时后上调Fas配体表达。随着Fas配体蛋白表达的上调,化疗药物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可诱导19石%至40.3%左右淋巴细胞凋亡。 s& 1.Fas配体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贯穿肿瘤发展全过程,能帮助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Fas配体阳性肿瘤细胞易于在肝脏建立转移灶。 2.白介素 18能上调结肠癌细胞株 Fas配体蛋白表达并通过 FasrnasL途径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提示肿瘤局部微环境细胞因子的变化能帮助肿瘤细胞实施免疫逃逸。 3.化疗药物虽能提高肿瘤细胞对Fas配体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但亦通过相同机制反向攻击免疫系统,从而限制化学治疗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为连铸“三大件”生产线研制的专用设备。对其中的关键设备 ,如混练机、流动干燥床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满足了人们整合碎片时间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导致了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出现。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之下,消费者特征有了新的变化:更注重互动和参与,注意力被分散以
企业的失败不仅会给企业本身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债权人、投资人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存续,造成宏观经济的波动。另外,还会造成员工下岗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了进行前馈
抗震设防标准提高后,建设年代较早的中小学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措施普遍不足,对这类建筑增层改造时尤其应注意其抗震性能。通过对某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增层改造及抗震加固,较为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数病人经过标准检查程序能明确病因,但仍有近15~20%不孕症妇女找不到确切病因。IVF-ET中虽然卵子受精率较高,但胚胎着床率始终较低。这些现象使人们对不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提高唤醒的作用及其神经生物学效应,为使用rTMS提高运动员的唤醒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被试内平衡设计,在被试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
在今天的市场化、世俗化社会中,人还要不要有社会理想?这种理想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晚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八十年代的人,怎样看待、认识前辈人的理想信仰?如
采用Hartmann-Shack人眼像差仪,测量了人眼在3.1mm,5.2mm和6mm瞳孔直径下的波前像差。波前像差的RMS值表明,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人眼各阶波前像差均随着增大。与瞳孔直径为3.
本文通过对齐鲁乙烯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国外安全管理先进经验的分析以及系统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应用系统工程学、经济学、人类工效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