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化物玻璃陶瓷具有长石质日用瓷相似的外观和使用性质。提高氟化物玻璃陶瓷的抗热震性对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玻璃陶瓷的抗热震性主要与其热膨胀系数、强度等性质有关,这些性质又与显微结构以及工艺条件有关,例如玻璃陶瓷的析晶状况,钢化的程度等。在工艺条件不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玻璃陶瓷的配方组成是对性质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本论文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组成中Ba O、Ca O、K2O等氧化物对析晶以及主要性质的影响,并获得了抗热震性较好的氟化物玻璃陶瓷配方。同时,创新性地在氟化物玻璃陶瓷表面制备了Ti O2涂层,提高了其易洁性、抗菌性等表面性质,达到了氟化物玻璃陶瓷整体性能优化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Ba O、Ca O、K2O含量对熔化温度、制品白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Ba O、Ca O取代Na2O会提高熔化温度,降低制品白度,提高抗热震性;K2O取代Na2O会提高熔化温度、制品白度和抗热震性。当Ba O、Ca O、K2O添加量分别为5.1wt%、1.3wt%、2.2wt%时,制成的氟化物玻璃陶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白度为87.5,抗折强度为110.6 MPa,热膨胀系数为7.7×10-6/K。其次,论文探究了碱土金属氧化物Mg O、Ca O、Sr O等量替换Ba O对性能的影响。Mg O替换Ba O后玻璃陶瓷析出折射率小的Na F、Na Mg F3等晶体,玻璃陶瓷白度增加,玻璃陶瓷中析出晶体尺寸减小,玻璃陶瓷抗热震性能提升。Ca O替换Ba O后,玻璃陶瓷析出Ca F2晶体,Na F晶体析出量减少,玻璃陶瓷白度和抗热震性能下降;Sr O替换Ba O后析出Sr F2晶体,其他性质与Ca O类似。因此,可采用适量的Mg O、Sr O取代部分Ba O,减少因密度差异引起的玻璃液分层。最后,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氟化物玻璃陶瓷表面制备Ti O2涂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样品析晶性能、显微结构、光催化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550℃时,样品析出大量纳米级Ti O2晶体,在紫外灯照射条件下,样品6小时对甲基橙溶液降解率高达85.6%,光致亲水性好,并且具有较强的基体附着力。采用溶胶凝胶法制成的Si O2中间层可阻碍玻璃陶瓷基体与Ti O2涂层反应,生成的Ti O2涂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略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