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增塑剂添加到各种工业产品中,致使水体、土壤、大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美国环保署、欧盟及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将其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因此,对解决环境中的DBP污染问题开展研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生物降解被认为是降解DBP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研究对象,优化了DBP的超声萃取条件和GC-MS检测条件;以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菌源,开展了DBP高效降解菌的分离及筛选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菌株的生长条件和降解条件;最后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究了菌株DP-2对DBP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及降解菌缓解DBP胁迫白菜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DBP,从萃取剂的选择、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三个方面优化了超声萃取条件。最终选择正己烷:乙酸乙酯(V:V,1:1)做为萃取剂、萃取时间为30 min,萃取温度设置为40℃。在GC-MS定量检测时对碰撞能量进行优化,以求得最高响应,最终选择的最佳碰撞能量为25 eV。(2)从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对DBP有较高降解效果的菌株,命名为DP-2,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3)开展了菌株的生长条件优化试验,发现菌株分别在pH为8、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 rpm时菌株生长状况最好。开展了菌株的降解特性试验,发现当接种量为20%,DBP的初始降解速率最大。随着DBP浓度增加其降解率逐渐降低。NaCl浓度在5 g/L时,DBP的降解率最高,为97.83%。葡萄糖对于降解的促进最为明显。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菌株DP-2的最佳降解条件,结果表明菌株DP-2的最佳降解条件为:盐度5 g/L,接种量17.14%,底物浓度9.81 mg/L,模型预测的降解率的理论值为86.81%,验证试验测得值为85.86%,与预测值较为吻合。(4)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菌株DP-2对模拟DBP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中DBP污染会对白菜生长有一定的胁迫作用,30 d时白菜生物量与空白对照相比降低58.77%,接菌处理(DBJ、GBJ)会缓解DBP的胁迫效应,其白菜生物量与未接菌处理相比高出20.34%~23.83%。接菌处理相比于未接菌处理白菜根系和茎叶中DBP含量均有所下降,最高降低23.86%。种植白菜处理和接菌处理均可削减土壤中DBP含量,种植白菜且接菌时,在低浓度和高浓度处理下对土壤中DBP去除效果分别达到46.63%和30.77%。通过上述研究,筛选出一株对DBP有较高降解效果的菌株,优化了菌株生长条件(温度,pH,摇床转速)和降解条件(接种量、底物浓度、盐度、碳源);明确了菌株对于DBP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对于功能微生物进行DBP污染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