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是重要的经济果树,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但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阻碍了葡萄产业的发展。我国葡萄嫁接栽培起步较晚,对葡萄砧木研究相对薄弱,且主要集中在抗寒砧木的选育和应用上,在砧木耐盐碱方面尚未有系统的研究。为满足我国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筛选耐盐碱砧木并利用嫁接栽培对有效应对土壤盐碱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5个葡萄砧木品种(系)及栽培品种红地球通过浇灌不同浓度(10%、15%、18%、20%、22%)的饱和石灰水的方法模拟碱胁迫,调查了叶片黄化程度和碱害严重度,并测定了相应土样中有效态Ca2+、Mg2+和Fe2+含量及土壤pH值,初步研究了不同砧木品种(系)在碱胁迫下的耐碱表现及土壤中三种离子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用同一浓度20%饱和澄清石灰水浇灌植株,通过调查碱害指数、测定叶片的叶绿素、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26份试验材料的耐碱性。获得的结果如下:1.在不同浓度石灰水浇灌的碱胁迫下,各砧木品种或株系的碱害等级差异较大;同一浓度处理组内耐碱性强弱有明显的症状差异,即叶片黄化程度及开始出现黄化时间不同。初步认为5BB、YT32、YT48、YH39、YH58、SO4和110R耐碱性较强,而贝达、北醇和燕山-1耐碱性最差,其它品种或株系属于中等耐碱水平。2.在石灰水浇灌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效态钙、镁、铁3种离子含量变化紊乱,并非单纯的增加或减少,而是波动变化。第42d处理与对照(未碱胁迫)相比,土壤有效态钙离子升高,有效镁含量变化不大,有效铁含量在4个碱胁迫浓度处理组(15%、18%、20%、22%)中均表现为降低,10%处理组较第0d增加0.05mg/kg。3.在同一浓度20%饱和石灰水胁迫下,处理组植株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升高;叶绿素含量则分为两种不同变化趋势,5BB、河山-1和YH58等11个株系的叶绿素总量先上升后下降,3309、SO4等15个株系则相反。生理指标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各株系的耐碱性差异。4.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现高耐碱的是:5BB、YT32、YT48、YH58;耐碱的是:3309、SO4、225Ru、5C、河岸(♀)、1103P、188-08、河岸-2、00-1-5、00-1-10、6-12-4、6-12-6、河山-1、YH39;中等耐碱的是:110R、101-14、抗砧3号、6-12-1;不耐碱的是:贝达、北醇、红地球;极不耐碱的是燕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