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课标教学以来的语文教学实际中,出现弱化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倾向:比如,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不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也不重视落实相应的语文知识。解读文本时粗枝大叶,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對文章内容的随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音乐美术欣赏课,乃至主题班会课。其实,即使课文的内容是谈作者欣赏音乐的感受,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是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如何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以及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应该重点讨论音乐欣赏问题,否则那便是音乐欣赏课而不是语文课。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继承一百年来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也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明确地提出:①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③领会本文语言朴实而简洁的特点;④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⑤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
丰富的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又一特点。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富的人文魅力,它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世界,是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倡导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学构设出了美好的前景。
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而且,语文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又不单纯是语言文字能力,阅读文章要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写文章则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语文能力的高下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必须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原因。
一度时间,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驱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弱化思想内容,越来越多地舍弃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内涵。语文新《课标》针对时弊痛下针砭,大力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一点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为学生心灵发展树立人格楷模;列举生活中的榜样模范,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提供“文化大餐”;善于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必要的教学情景,以情生情,以理激情,借景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取向。
注重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他的人格,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整个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这些功能,主要是以课文为凭借,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
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深情之后,恰当地提出两个问题:在你的记忆中,父亲如何关心过你?假如父亲节来临,你将怎样表达你对父亲的关心?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热烈的反响,一个女孩说,她想送给父亲一支护手霜,因为父亲从事花草园艺工作,十分辛劳,近年来双手粗糙、干裂,他想让父亲摸在自己脸上的手光滑些。诚挚的话语赢得满场掌声。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尤其是读到第三部分中父亲关于“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时朱自清的心潮难平、激动不已后,我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对父母有没有“太聪明”的时候?果然就有学生大胆反省,我又请大家回去以后都好好想想这个问题。随后,我告诉他们:我们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请关爱自己的父母吧!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就像朱自清先生捕捉到的父亲的背影一样。我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启迪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家人,增进一种普遍需要的‘良知’”。
语文教学要发挥其人文性的育人特点,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能站在学生世界的外面观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眼看耳听,搭准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情趣、爱好、知识、才能,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健康地充分发展。不促使学生个性获得发展,育人就相应地失去光泽。
总之,好的语文教育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个鲜明特征,是分内外两层的。外在,是语言“能力”提高;内里,却是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所以,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在提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下。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继承一百年来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也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明确地提出:①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③领会本文语言朴实而简洁的特点;④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⑤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
丰富的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又一特点。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富的人文魅力,它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世界,是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倡导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学构设出了美好的前景。
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而且,语文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又不单纯是语言文字能力,阅读文章要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写文章则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语文能力的高下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必须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原因。
一度时间,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驱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弱化思想内容,越来越多地舍弃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内涵。语文新《课标》针对时弊痛下针砭,大力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一点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为学生心灵发展树立人格楷模;列举生活中的榜样模范,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提供“文化大餐”;善于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必要的教学情景,以情生情,以理激情,借景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取向。
注重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他的人格,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整个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这些功能,主要是以课文为凭借,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
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深情之后,恰当地提出两个问题:在你的记忆中,父亲如何关心过你?假如父亲节来临,你将怎样表达你对父亲的关心?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热烈的反响,一个女孩说,她想送给父亲一支护手霜,因为父亲从事花草园艺工作,十分辛劳,近年来双手粗糙、干裂,他想让父亲摸在自己脸上的手光滑些。诚挚的话语赢得满场掌声。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尤其是读到第三部分中父亲关于“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时朱自清的心潮难平、激动不已后,我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对父母有没有“太聪明”的时候?果然就有学生大胆反省,我又请大家回去以后都好好想想这个问题。随后,我告诉他们:我们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请关爱自己的父母吧!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就像朱自清先生捕捉到的父亲的背影一样。我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启迪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家人,增进一种普遍需要的‘良知’”。
语文教学要发挥其人文性的育人特点,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能站在学生世界的外面观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眼看耳听,搭准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情趣、爱好、知识、才能,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健康地充分发展。不促使学生个性获得发展,育人就相应地失去光泽。
总之,好的语文教育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个鲜明特征,是分内外两层的。外在,是语言“能力”提高;内里,却是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所以,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在提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