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重要人文学科的历史课程也不例外。如何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当前历史教师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但是长期以来,历史课堂存在着重预设、轻生成,或者为生成而生成,生成流于形式,严重脱离了教学目标。这两种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极端现象,都不利于历史有效教学的展开,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这一问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同时也适应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以丰富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并结合诸多的教学案例和自己教育实习时期的心得体会,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存在的问题、预设的影响因素、课堂生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历史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提出了实施的途径和方法。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预设与生成的概念界定、两者的辩证关系和理论基础。主要对预设、生成进行概念界定;从预设为了有效的生成,生成是预设的发展,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这三个方面来阐释两者的关系;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文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来作为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中学历史教学预设的影响因素和生成的特征表现。影响预设的因素主要有课程标准因素、教师因素、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生成的特征表现主要包括情境性、动态性、互动性、多样性、价值性。第三部分,中学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实施策略分析。主要包括课前的精心准备,留有空间、课中关注生成,建立互动机制、课后善于反思,完善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