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研究认为表遗传学改变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DNMT和HDAC是表遗传学改变中的两种重要酶类,与基因甲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与乳腺癌关系密切,基因突变,启动子甲基化和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是其基因失表达的常见方式。在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以及BRCA1基因缺失较为常见。材料与方法一、病例组织标本收集中国医科大学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间经病理诊断明确的散发性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292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分期按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同期收集乳腺纤维腺瘤组织4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末接受化疗、放疗及其他抗癌治疗。二、试剂兔抗人DNMT3a、DNMT3b、HDAC1、HDAC2抗体均购为美国Santa Cruz公司产品,兔抗人DNMT1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Abcam公司,UltraSensitive TM S-P超敏浓缩(兔)试剂盒(KIT-0100R),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核酸凝胶回收试剂盒购自Omega Bio-tek公司,Cy3标记试剂盒购自美国Mirus生物公司,去离子甲酰胺购自美国Amresco公司,硫酸葡聚糖购自Pharmacia公司,DAPI购自Roche公司。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92例散发性乳腺癌与44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HDAC2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100例散发性乳腺癌及19例乳腺纤维腺瘤中BRCA1基因拷贝数,并对上述结果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四、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HDAC2各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BRCA1基因拷贝数与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BRCA1蛋白表达及临床病例资料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免疫组织化学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HDAC2在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均无显著差异。DNMT1和HDAC2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24、0.030);不同组织类型乳腺癌的HDAC2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以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最高(P=0.007)。在ERβ表达阳性的组织中,HDAC1、HDAC2及DNMT3a表达显著增高(P=0.001、0.009、0.006);DNMT3b则与BRCA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20);HER2阳性组的DNMT3a阳性表达显著高于HER2阴性组(P=0.033);HDAC2与HER2、p53、c-Myc三种重要蛋白的表达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7、0.028、0.002);MRP阳性表达的组织中,HDAC1表达显著增高(P=0.002),BCRP阳性表达的组织中,HDAC2表达显著增高(P=0.041)。二、荧光原位杂交乳腺癌组织的BRCA1基因拷贝数为2.02±0.63(平均数±标准差,n=100),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BRCA1基因拷贝数为1.84±0.44(平均数±标准差,n=19),二者相比较乳腺癌组织的BRCA1基因拷贝数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但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BRCA1启动子甲基化的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拷贝数为1.53±0.74(平均数±标准差,n=15),非甲基化组的BRCA1基因拷贝数为2.08±0.48(平均数±标准差,n=23),甲基化组的BRCA1基因拷贝数显著低于非甲基化组(P=0.008);在BRCA1蛋白表达阴性的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拷贝数为1.76±0.63(平均数±标准差,n=32),蛋白表达阳性组的BRCA1基因拷贝数为2.07±0.54(平均数±标准差,n=57),BRCA1蛋白表达阴性组的BRCA1基因拷贝数显著低于阳性组(P=0.020)。BRCA1基因拷贝数与散发性乳腺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只能看到部分趋势,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HDAC2高表达与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产生耐药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中HDAC2的作用较为明显。在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者,常伴有BRCA1基因拷贝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