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从中药苦味评价方法出发,建立适用于中药汤剂的口尝评价方法;对电子舌传感器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最佳测定方法进行相应重复性、6 小时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三方面考察;最终,运用最佳测定条件下的电子舌技术对不同浓度模型药物进行测定,确立相应的药物浓度预测模型。 方法:①运用口尝法对35种中药饮片水溶液进行苦味评价,并用Grubbs检验法对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了循环检验和剔除,结合中国药典上关于中药饮片味道的描述,最终确立规范化的药物口尝评价方法;②对电子舌样品测定时的多个参数进行考察与优化,如样品测定时取值点的设置、样品测定次数、清洗液种类的选择、清洗次序的设置进行相应优化;③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相应的重复性、6 小时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三方面考察,建立了规范化的电子舌中药测定方法;④运用电子舌技术对中药单体药物和中药汤剂进行相应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判别分析,判定电子舌是否具有辨识不同种类药物的能力;⑤对不同浓度中药单体药物进行电子舌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苦距法的评价,并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GA-BP)建立药物浓度预测模型。 结果:①中药饮片水煎液的苦味口尝评价结果与药典中关于中药饮片味道描述基本一致;②电子舌最佳测定方法为:纯化水作为清洗液,对传感器进行清洗,清洁次数6次,每次10s,完成后样品连续测定7次,每次120s,取其第120s传感器响应值为电子舌的最终测定数据,且取后四次结果行相应的数学处理与分析。③电子舌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六小时内精密度好,但相同样品不同日期精密度较差;④电子舌能够对化学药物进行辨识,电子舌也能够对中药汤剂的味觉进行相应辨识;⑤电子舌能对不同浓度中药单体进行辨别,运用苦味距离法还可对药物的苦味程度进行描述,此外,建得的 GA-BP 药物浓度预测模型有意义,可对一定区间内小檗碱溶液溶度进行预测。 结论:本实验所用口尝评价方法可作为药物口尝评价的规范化方法;电子舌仪器能够尽可能多的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且在一定条件下稳定性好,因此可做为中药汤剂苦味辨识的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汤剂的苦味展开研究,在对药品进行测定时,应在电子舌活化后的6小时内完成实验,尽量避免不同日期完成实验,同时建议不同测试日期的结果不应在未经任何针对性处理的情况下合并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电子舌可对不同味道的物质进行区分和辨识,但对于成分体系相差较大的样品的味觉辨识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