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晚报重大主题报道框架研究——以《汴梁晚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大型系列主题报道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其将新闻性与宣传性集于一身,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声量价值。我国新闻媒体有职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为党的声音传递和助推实际工作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主流媒体通过新闻宣传壮大主流声音,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必要一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地方晚报对于主题报道业务的创新性探索,对推动我国主流舆论宣传业务创新性发展、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本研究以“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河南省一级报纸”——《汴梁晚报》作为样本库,以“寻访大运河”189篇/则主题报道(含8则头版标题)文本为研究对象考察我国地方晚报在进行主题报道生产时的报道文本框架建构逻辑;同时,探索在新时期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地方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文本框架建构策略以及优化传播思路。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定量研究阶段,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的报道时间及数量分布、报道版面、报道篇幅、稿件来源、消息来源、报道记者、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倾向等类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呈现报道文本的基础性框架。而在定性研究阶段,本研究以甘姆森的“诠释包裹”理论作为执行框架分析的主要路径,从整体样本中提炼出“中国方案”“大运河形象”“区域经验”“开封发展”“媒体责任”等5个话语包裹,并对每个话语包裹进行包裹诠释,分析成果以单位包裹的信号矩阵呈现,厘清了研究样本中各篇报道蕴含的深层次、具体的新闻框架。通过内容分析发现,《汴梁晚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主题报道的基础层框架特征主要体现于报道的显著性框架、取材框架和建构框架等三个层面:在显著性框架上,传播者从对议题报道的时间安排、不同阶段刊发的报道篇数、版面整体安排以及各报道的篇幅等几方面入手,调控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尽力协调新闻素材无限性与受众有限注意力之间的矛盾,以规律性集约式传播取代无规律大面积铺排,报道篇目整体上呈现出小步跟进,快速更新;控制篇幅,优化深度;宏大叙事,微小裂变等特点,体现了传播者对报道节奏的精准把控,使受众对长期议题的短期关注度得以最大化提升。在取材框架上,通过对稿件来源的选择、消息来源的筛选以及报道记者的报道参与频次等几方面情况的统计,发现了《汴梁晚报》在“大运河文化带”主题报道中生产思路上呈现的明显特点,即倾向于使用自主搭建的新闻采编系统;自主采访消息源比例占据绝对主导;重视媒介间议程设置;取材上侧重权威性背书;记者多元视角观察交互弥补视野参差等,而这些生产思路上的独特表征又共同促成了报道文本在新闻事实构成方面整体上的严谨均衡,并在文本风格上与该报的原生文化底蕴特色相融相宜,共同构成了新闻话语的影响力。在建构框架上,通过对样本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形式以及报道倾向等情况的统计分析,考察了传播者在进行主题报道新闻文本框架组织建构时的思维路径,以点带面,具象化宏大主题;多体裁组合,活化报道样态;二维码赋能,搭建纸上传播空间;直接表态,增势议题评价等样本的取材框架特征,共同说明了传播者在新闻素材组织建构时进行的全方位思考;力图以文本的多元化视角,搭建起宏大叙事的传播闭环,既考虑到了议题的抽象意义,又考虑到了媒体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对议题进行新闻价值挖掘的有效路径,契合了读者需求。通过框架分析发现,样本文本中呈现出的五大话语包裹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文本框架。“中国方案”话语包裹反映了“国家部署展现的中国智慧”新闻框架;“大运河形象”呈现了“继古开今的中国风貌”新闻框架;“区域经验”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中国故事”新闻框架;“开封发展”呈现了“立足本地发展的开封观察”新闻框架;而“媒体责任”则呈现了“在媒体实践中深化的新闻思考”新闻框架。最后,在归纳分析阶段,本研究在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和归纳,从“包裹识别”“附加值生产”和“媒介与公众意见”等角度讨论,完成了对样本框架建构规律的归纳;同时,提出地方晚报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文本框架建构的策略和优化传播的思路,即“去中心化”的策划思维;“美强惨”的人设思维;“主动破圈”的融合传播思维等三种新思维方式。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中国文艺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文学影视改编,这一文化现象被学界自然而然地划归于戏剧影视文学的研究范畴,而较少地受到传播学研究者的关注、探讨,这折射出当下学界对文学影视改编的一种认识偏见,即忽视了文学影视改编作为一种跨媒介传播现象的特殊存在面向。在此意义上,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影视改编现象就构成传播学研究的一种特别对象,不止于此,透
学位
近年来,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不断出现的房屋质量问题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房屋建设质量问题较多,其中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是一个主要代表。为了有效防范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和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策略。
期刊
本文系统阐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了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并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反思,以新时期学生综合情况为基础,针对问题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从而进行科学化辅导,帮助小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简单来说,就是从心理教育的角度,为我国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
期刊
人格权作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基本权利,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互联网时代,网络人格权侵权行为频发,人格权的特性决定了其一旦遭受侵害,往往就难以得到有效恢复。因此,加强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刻不容缓。我国《民法典》新增的人格权禁令制度,将人格权维权的时间节点提前至损害发生之前,正是于立法层面进一步强调了人格权保护的重要性,其不仅贯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而且丰富健全了人格权的救济渠道,为人格权
学位
新闻述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体裁,对新闻事实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之上还对新闻事实进行深一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既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也提升了受众的阅读兴趣。而《人民日报》作为我国主流党报,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等方面也极具权威性。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新闻述评呈现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话语态势。那么《人民日报》新闻述评是如何进行话语构建?“建设”话语的表现特征又有哪些?基于这些问题的提出,将《人民日报》
学位
报纸
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时期,通常认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是过失犯罪。此时,该罪处于边缘性地位,关于其罪过的争论少之又少。随后《刑法修正案(八)》对该罪的基本罪状作出修改,扩容了环境要素,拓宽了污染物范围,降低了犯罪结果要求,同时该罪的罪名也改为污染环境罪。自此,有关污染环境罪的罪过争论拉开序幕。此后,为提高污染环境罪的利用率,织密刑事法网,司法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司法解释阐明如何具体适用该罪。污染环境案
学位
土地经营权入股在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农民作为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在民主决策和市场经营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立法中对土地经营权属性界定模糊、现实中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缺失、受让方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合作经营过程中变相剥夺农民权利、地方政府为提高土地连片流转效率,存在弱化农民自主选择权强行推进农民入股现象。种种原因导致农民入股时本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村土地
学位
对渎职行为的查处是刑法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渎职犯罪越发频繁,徇私型渎职罪也逐渐引起立法者的重视。由于公权力具有权威性和支配性,一旦公权力行使过程中带有“徇私”,往往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需要对徇私型渎职罪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对立法完善、司法适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徇私型渎职罪的概述,主要包括徇私型渎职罪的概念和范畴、立法现状及认定中存
学位
《民法典》第997条是我国新增的一项制度,即人格权禁令制度。人格权禁令为人格权保护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救济方式,但目前关于人格权禁令的程序规则尚未明确。实务中,审判机关对人格权禁令案件多是参照行为保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程序规定进行审查,这使得地方法院在审查要件、审查标准、救济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人格权禁令程序规则的缺失,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格权禁令的功能。本文以人格权禁令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具体人格权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