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其将新闻性与宣传性集于一身,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声量价值。我国新闻媒体有职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为党的声音传递和助推实际工作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主流媒体通过新闻宣传壮大主流声音,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必要一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地方晚报对于主题报道业务的创新性探索,对推动我国主流舆论宣传业务创新性发展、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本研究以“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河南省一级报纸”——《汴梁晚报》作为样本库,以“寻访大运河”189篇/则主题报道(含8则头版标题)文本为研究对象考察我国地方晚报在进行主题报道生产时的报道文本框架建构逻辑;同时,探索在新时期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地方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文本框架建构策略以及优化传播思路。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定量研究阶段,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的报道时间及数量分布、报道版面、报道篇幅、稿件来源、消息来源、报道记者、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倾向等类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呈现报道文本的基础性框架。而在定性研究阶段,本研究以甘姆森的“诠释包裹”理论作为执行框架分析的主要路径,从整体样本中提炼出“中国方案”“大运河形象”“区域经验”“开封发展”“媒体责任”等5个话语包裹,并对每个话语包裹进行包裹诠释,分析成果以单位包裹的信号矩阵呈现,厘清了研究样本中各篇报道蕴含的深层次、具体的新闻框架。通过内容分析发现,《汴梁晚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主题报道的基础层框架特征主要体现于报道的显著性框架、取材框架和建构框架等三个层面:在显著性框架上,传播者从对议题报道的时间安排、不同阶段刊发的报道篇数、版面整体安排以及各报道的篇幅等几方面入手,调控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尽力协调新闻素材无限性与受众有限注意力之间的矛盾,以规律性集约式传播取代无规律大面积铺排,报道篇目整体上呈现出小步跟进,快速更新;控制篇幅,优化深度;宏大叙事,微小裂变等特点,体现了传播者对报道节奏的精准把控,使受众对长期议题的短期关注度得以最大化提升。在取材框架上,通过对稿件来源的选择、消息来源的筛选以及报道记者的报道参与频次等几方面情况的统计,发现了《汴梁晚报》在“大运河文化带”主题报道中生产思路上呈现的明显特点,即倾向于使用自主搭建的新闻采编系统;自主采访消息源比例占据绝对主导;重视媒介间议程设置;取材上侧重权威性背书;记者多元视角观察交互弥补视野参差等,而这些生产思路上的独特表征又共同促成了报道文本在新闻事实构成方面整体上的严谨均衡,并在文本风格上与该报的原生文化底蕴特色相融相宜,共同构成了新闻话语的影响力。在建构框架上,通过对样本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形式以及报道倾向等情况的统计分析,考察了传播者在进行主题报道新闻文本框架组织建构时的思维路径,以点带面,具象化宏大主题;多体裁组合,活化报道样态;二维码赋能,搭建纸上传播空间;直接表态,增势议题评价等样本的取材框架特征,共同说明了传播者在新闻素材组织建构时进行的全方位思考;力图以文本的多元化视角,搭建起宏大叙事的传播闭环,既考虑到了议题的抽象意义,又考虑到了媒体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对议题进行新闻价值挖掘的有效路径,契合了读者需求。通过框架分析发现,样本文本中呈现出的五大话语包裹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文本框架。“中国方案”话语包裹反映了“国家部署展现的中国智慧”新闻框架;“大运河形象”呈现了“继古开今的中国风貌”新闻框架;“区域经验”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中国故事”新闻框架;“开封发展”呈现了“立足本地发展的开封观察”新闻框架;而“媒体责任”则呈现了“在媒体实践中深化的新闻思考”新闻框架。最后,在归纳分析阶段,本研究在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和归纳,从“包裹识别”“附加值生产”和“媒介与公众意见”等角度讨论,完成了对样本框架建构规律的归纳;同时,提出地方晚报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文本框架建构的策略和优化传播的思路,即“去中心化”的策划思维;“美强惨”的人设思维;“主动破圈”的融合传播思维等三种新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