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抗冲击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285074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材料相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等优点。由于FRP造价较高、弹性模量较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FRP组合构件,其中尤以FRP-混凝土叠合构件的研究最为广泛。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FRP-混凝土叠合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分析,对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较少。因此,对FRP-混凝土叠合构件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1根纯GFRP箱型构件与6根不同规格的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进行了冲击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有:  1.利用摇臂式冲击加载设备对构件进行了冲击试验研究,分析了纯GFRP构件与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的抗冲击性能。冲击荷载作用下,纯GFRP构件表现出良好的耗散冲击能量的能力,而材料本身弹性模量较小,构件变形响应较大;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截面刚度大,变形响应较小,但GFRP与混凝土之间易发生界面破坏。  2.分析了冲击方向、混凝土高度、混凝土性能和界面处理方法对构件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耗散侧向冲击能量能力优于其耗散竖向冲击能量的能力;随着混凝土高度的增加,叠合构件的变形响应逐渐减小,构件耗散冲击能量的能力变化不大;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替换素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提高构件耗散冲击能量的能力,但对构件变形响应的影响很小;粘结石子的界面处理方法在静载条件下能够有效传递组合界面剪力,而在冲击荷载下无法使GFRP与混凝土良好的协同工作。  3.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的累次冲击计算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冲击计算模型对冲击荷载下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的耗能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构件耗散的冲击能量可以分为混凝土弹性变形耗能、混凝土塑性变形耗能以及GFRP弹性耗能三个部分。  4.通过冲击计算模型分析了构件跨高比、截面高度比等参数对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RP-混凝土叠合构件的合理跨高比在10~20,混凝土与构件截面的合理高度比在0.23~0.27。  本文对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进行了冲击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细致的解析了冲击荷载下构件的工作机理,讨论了多参数对构件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为GFRP-混凝土叠合构件在实际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做出了贡献。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掌握钢结构用空腔楼盖受力变形性能,本文基于钢结构用空腔楼盖足尺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进行了如下研究:根据试验现象,分析了空腔楼盖的破坏形态,确定了
由于高级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Polymer/Plastics)筋或拉索是一种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其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较低,导致传统的预应力筋或拉索
场地液化是导致桩基桥梁震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液化场地桩一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是解决液化场地桩基桥梁抗震问题的有效途径。动力p-y曲线分析方法作为研究桩一土动力相互作用
三峡工程的修建将大大地改变岸坡水动力环境,对斜(滑)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并由此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本文以三峡库区云阳县境内西城滑坡为例研究了在暴雨和库水作用下该滑
几次典型的连续倒塌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有效地保证各类建筑物及构件在遭受偶然荷载作用下仍然正常工作已经成为各国工程科技人员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目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当今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沿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受到氯离子的侵蚀,导致钢筋锈蚀,使结构发生早期破坏,失去了结构的耐久性能。本文的研究工作主
近年来,相继发生在城市附近的近场地震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场区结构在近场地震动下的特殊响应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的考虑近场地震动的框架柱试验研究一般为振
明清官式古建木结构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华夏文明的宝贵财富。由于建造年代久远,现存结构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损现象,这将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现状的抗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工程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加高度与跨度,结构逐渐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使得结构刚度日趋减小,对风荷载更加敏感;由于对建筑效
地震作用下大量建筑物的破坏特征表明,建筑物的倒塌与否和承重柱的设计息息相关,尤其是随着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高耸、重载方向的发展,柱所须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这也就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