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由国家全部承担转变为由国家、社会、个人合理分担,自此,高昂的学费使许多家庭捉襟见肘,对贫困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高职贫困生问题变得日益凸显。这些都为高职贫困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贫困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担着心理上的压力。高职贫困生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淡漠、疏远,甚至为了某个评优、奖励而搞得心力憔悴,人际关系恶化,相互间充满着不信任,幸福的体验更是难于获得。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使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对455名高职学生进行了初测调查,然后在间隔3个月后,又对其中131名学生进行了重测调查。通过贫困高职生与非贫困高职生的比较发现:(1)男女高职贫困生在普遍信任上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职贫困生在特殊信任上存在显著差异。(2)高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普遍信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它人际信任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高职贫困生总体的积极心理健康情况良好,不同人口学变量的贫困生在积极心理健康总分、情绪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4)高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在其它积极心理健康的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5)高职贫困生总体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与人际信任各维度中的特殊信任因子、普遍信任因子及总体的人际信任状况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贫困生的总体人际信任程度越高,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6)贫困生的两类人际信任可以显著预测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其解释率为8%。(7)在获得奖助学金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高职贫困生总体的人际信任情况变化较大,尤其是普遍信任变化最大;社会幸福感变化也极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