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RDS的早产儿70例,根据胎龄、出生体质量、年龄等随机分为HFOV组(n=36)和CMV组(n=34)。分别给予早期HFOV+PS和CMV+PS治疗,比较HFOV组和CMV组患儿治疗前(0h)以及上机后2h、6h、12h、24h及48h的吸入氧体积分数(Fi O2)、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指标(Pa O2和Pa CO2)、动态肺顺应性(Cydn)的变化,和两组间重复应用PS的情况及肺气漏、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儿的总体治愈率。结果:开始治疗前,两组间吸入氧体积分数(Fi O2)、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指标(Pa O2和Pa CO2)、动态肺顺应性(Cyd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开始治疗2小时后,两组患儿间吸入氧体积分数(Fi O2)即开始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HFOV组Fi O2下降迅速,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始治疗6小时后,两组间差异更加明显(P<0.01)。在前48小时的整个治疗过程中,HFOV组Fi O2一直较CMV组偏低,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后2小时HFOV组的Pa O2与CMV组比较有差异(P<0.05),HFOV组Pa O2上升迅速、缺氧纠正更快,在治疗12小时后,两组间的差异更加显著(P<0.01)。HFOV组的氧合指数(OI)和Pa CO2,在开始治疗2h即有快速的下降,治疗6小时后,与CMV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儿在应用PS后均可见到肺顺应性出现了显著的改善,在最初的24小时内,HFOV组患儿肺顺应性的改善比CMV组患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V组相比HFOV组重复应用PS的需求降低(P<0.05)。在并发症方面CMV组发生肺气漏及BPD高于HFOV组(P<0.05)。两组间治愈人数上,HFOV组高于CMV组(P<0.05)。结论:早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较传统CMV+PS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并能够降低机械通气时吸入氧浓度、迅速改善氧合、避免重复应用PS,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