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冀东民歌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从群众中来,又广泛传唱于群众之中,体裁、题材多样,旋律婉转跳跃,曲调色彩丰富,演唱起来“奤味儿”十足,是河北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冀东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荣德,师从著名冀东民歌演唱家曹玉俭,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冀东民歌,收集整理民歌,抢救已消失的秧歌调、叫卖调,创作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民歌。他还为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文艺工作者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冀东民歌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从群众中来,又广泛传唱于群众之中,体裁、题材多样,旋律婉转跳跃,曲调色彩丰富,演唱起来“奤味儿”十足,是河北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冀东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荣德,师从著名冀东民歌演唱家曹玉俭,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冀东民歌,收集整理民歌,抢救已消失的秧歌调、叫卖调,创作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民歌。他还为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文艺工作者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冀东民歌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研究刘荣德在不同时期所做贡献,可以清晰地看出冀东民歌的发展脉络。冀东民歌的文化价值毋庸置疑,但是在当下,冀东民歌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冀东民歌本身来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其产生和传唱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冀东民歌以口口相传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但一个传承人所能教授的学生毕竟是有限的,需要以更便于传播的方式,将冀东民歌记录下来,形成教学模板,推动冀东民歌的普及。此外,观察近十年的音乐市场可以发现,流行音乐的传唱度明显高于传统民歌,外国音乐作品也大范围地传入国内,它们新颖的旋律、表演形式、传播媒介等,都是使其能被广大人民接受并喜爱的重要因素,而这些,正好是传统民歌所缺乏的,也正是传统民歌在发展中所急需的。本文的绪论部分是针对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研究现状与方法的阐述。第一章介绍冀东地区以及冀东民歌的题材、体裁、旋律特点等;第二章对刘荣德生平、演唱风格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从刘荣德三个时期所做贡献以及经典作品分析来看冀东民歌的发展脉络;第四章通过人物访谈等方法得出冀东民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总结出刘荣德对民歌发展的建议;最后一章结合刘荣德传承发展经验,提出自己观点,探索如何实现冀东民歌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其他文献
非协作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多路复用(MIMO-OFDM)信号信噪比盲估计和子载波的调制识别研究仅针对单一任务。对此,提出了一种将深度神经网络与多任务学习模型相结合,同时完成信噪比盲估计与子载波调制识别的算法。首先利用特征值矩阵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恢复发送信号,并提取恢复信号的同向正交分量作为浅层特征;然后搭建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任务学习模型,通过联合训练信噪比估计和子载波调制识别2个任务,
<正>政党政治是在特定的政治生态中运作。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是中国政治系统中的内部要素,处在相同的政治生态中。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然对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产生影响并作用于其自身建设。如何用中国共产党党建经验中蕴含的政治智慧指导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这是各民主党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亟须作出积极回应的时代命题。
本文以13首日本动漫主题曲的中文译配版本为研究对象,以五项全能原则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日本动漫主题曲中文译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研究了日本动漫主题曲的中文译配策略。通过上述分析,为推动日本动漫乃至日本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提供借鉴。首先,本文就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对象及相关定义做了简要介绍。其次,本文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回顾了歌曲翻译、歌曲译配研究。然后,本文从可唱性、意思、自然、节奏、韵律等五个方面详细介
完善参政党内部监督制度,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参政党作为政治主体的必备约束机制,是助推国家监察工作发展、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的必要环节,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着力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一个参加,三个参与”的各民主党派,其部分成员手中握有公权力,皆应受监督。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是对行使公权力的人的监督,同时也是对参政党作为重要政治主体的约束和要求。从治理能力上讲,民主党派内部监督
交替传译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源语不能被忠实传达,意义损耗过多也会影响口译质量。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七名MTI研二学生的法汉交替传译实验为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指导下,研究学生译员在口译中的意义损耗的类型及其原因,为改善口译质量做出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多以信息缺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译文得出信息缺失类型,但是其原文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分析,往往通过经验归纳得出缺失类型。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
王学仲先生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十分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从历史意义来说,古诗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明珠,选取诗词作为歌曲的歌词,体现了音乐与文学的高度结合;从现实意义来讲,诗词具有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在王老师的精心创作后十分便于演唱。本文将王学仲先生创作的古诗词歌曲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创作与创新的结合、旋律与诗词的结合、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民族与现代的结合四个方面对王学仲古诗词歌曲的艺术风格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二科2019-12—2022-02行THA术的5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期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27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组(观察组,30例)。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知识知晓评分,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情况。统计随访6个月期间的
我国鼓乐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我国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审美观等都与鼓乐都有有着内在、深刻、微妙、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满族象征八旗团结的八角鼓,藏族象征神力的额~1,维吾尔族反映伊斯兰教传统的达卜~2,傣族象征象脚的长脚鼓等。汉族的鼓种类就更多了,仅在三晋大地上,鼓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某些地方甚至是村村有队伍,人人会敲鼓。燕北地区有云冈大锣鼓、代县锣鼓;忻州有鼓吹乐、二人台牌子曲;
罗伯特·库弗(1932~),作为美国后现代著名小说家,专注于探索美国社会人性道德,思考伦理对于美国社会的真正意义。国内外对《公众的怒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元小说研究,跨学科研究,语言学解构研究以及文化解读研究等方面,而鲜有学者借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公众的怒火》伦理叙事研究。本文运用伦理叙事理论,依托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两方面分析库弗的《公众的怒火》,同时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试图探索叙事文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