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电视访谈节目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学界、业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但从媒介生产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基本属于空白。目前对于媒介生产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新闻生产领域。本论文选取《杨澜访谈录》为研究个案,在媒介社会学的视野下研究电视访谈节目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杨澜访谈录》开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媒介生产和社会控制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对其场域特征、资本、惯习进行适当的分析,为揭示媒介组织发展及媒介生产实践中的控制特征,为解读媒介机构与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也通过对《杨澜访谈录》个案的深度解析,为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生产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笔者首先陈述了研究源起、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意义等,并对国内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现状以及媒介生产(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其次,梳理了节目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解析。并在研究节目制作理念、生产流程、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分析,最后,笔者使用场域理论对其资本转换、惯习形成及变化进行初步的探讨。文章主要包括“厚重描述”和“理论阐释”两部分,在描述《杨澜访谈录》十年的发展变迁及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理论阐释。论文运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等人类学研究方法,深入节目组内部进行观察和研究。在研究取向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论文虽然是基于《杨澜访谈录》的个案进行的研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上述研究发现对分析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生产、乃至整个媒介生产领域都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