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湿度对气溶胶散射特性影响的观测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4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水增长是气溶胶颗粒物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实际大气中,它可直接改变气溶胶的物理化学形态和性质,如粒子谱分布、形状以及混合状态等,从而影响大气的辐射平衡。IPCC报告指出,水汽对气溶胶光散射特性的影响是除排放源外导致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计算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为研究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气溶胶颗粒物的亲水增长对散射特性的影响,利用自制的“气溶胶亲水特性观测系统”在北京城区(中国气象科技大楼,CAMS)和天津农村(宝坻区新安镇,TJBD)两个测点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短期观测试验,通过观测获得了北京城区和天津宝坻农村地区春季气溶胶亲水增长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流来向与气溶胶亲水增长之间的关系,此外,结合观测获得的部分气溶胶样品数据对化学成分对气溶胶亲水增长特性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北京城区春季气溶胶的亲水增长因子f(RH=80%)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值,高值在1.3~1.5之间,反映了城市污染型气溶胶的亲水特性;低值在1.2左右,它主要与测点清洁天气条件下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有关。天津宝坻农村气溶胶的亲水增长因子的分布呈单峰型,峰值约为1.5,比北京城区的观测结果明显偏高。从天气条件和气流轨迹的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北京城区测点,来自南部污染地区的气流中的气溶胶颗粒的亲水能力较强,f(RH=80%)为1.49±0.06,天气现象为霾为主;西北风为主导时,测点多为清洁天气,亲水增长因子?(RH=80%)平均为1.23±0.1;浮尘天气时,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的亲水性较弱,f(RH=80%)为1.1±0.04。天津宝坻测点霾天气条件下,f(RH=80%)约在1.6~2.2之间,高于北京城区的观测值;对无特殊天气现象的日次(除去霾日和阴雨日),偏南方向气流的气溶胶颗粒物的亲水能力略强,f(RH=80%)为1.48±0.04,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溶胶粒子亲水能力相对较弱,为1.30±0.08。化学成分分析显示,气溶胶颗粒物中细粒子所占比例以及可溶性无机盐、有机碳的含量对气溶胶的亲水特性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其在细粒子中的比例越高,颗粒物的亲水能力越强;有机碳多为疏水性物质,其含量的增加往往使气溶胶的亲水能力下降,但由于大气中有机物种类繁多(某些有机碳可能具有亲水性质),而且分析手段有限,对它在气溶胶亲水特性作用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其他文献
河北省大学生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但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认同缺失,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影响制约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
远程学习资源的建设已成为推进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基层电大在远程学习资源建设方面虽有进展,但存在着整合、引导不足以及执行角色被弱化等现象。为了加强
<正> 第一节中古逻辑后期之多种趋向佛教逻辑注释派达玛吉以后,许多佛教著作家还撰写了很多逻辑方面的著作,但大都是注释性的,即对陈那和达玛吉的著作进行注释和再解释。他们
天然产物(NPs)具有化学结构丰富多样且生物活性广泛的特点,是现代药物开发的重要宝藏。然而,基于NPs的药物发现充满了挑战。除了面临最大程度地获取多样性单体结构的诸多难题外,缺乏恰当的高通量筛选(HTS)方法以及对NP分子机制及其靶标的认识不足极大地阻碍了NP药物的发现与临床转化。近年来,各类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以高内涵分析为代表的药物筛选技术能力的日益完善,极大地加快了NP特征的识
传统知识的巨大价值日益彰显。东盟是世界上遗传资源、民间艺术和其他传统知识存量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东盟一些国家为防范侵权行为,保护传统知识,建立了传统知识保护协调机制,共同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大力发展,作为当前信息获取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1]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WSN在环境监测[2]、森林火灾示警[3]和医疗护理[4]等方面运用众多,随着人们全面研究海洋特性并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用于水下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得以广泛应用。然而,传感器节点能量供给的
出版行业转制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这对出版社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及时应对形势的变化,编辑应打破传统体制下的思维定式,努力培养和加强超前意识、市场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不断提
张怀瓘的书论在中国书法理论史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所撰写的著作流传甚广,有《书议》、《书断》、《书估》等著述,晚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就收了诸多张怀瓘的著作。他在《书断》中对自古以来的一百七十四名书家的生平、官职、书法进行撰写、品评,提出的“神、妙、能”三品论书成为后世品评书法的标准,为中国古代书法的品评设立了基本框架。本文拟从现有的资料为切入点,从新的角度对张怀瓘的三品论书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