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经济自由化以来台湾金融改革历史进程的研究,既着眼于对台湾金融改革背景、推动与牵制力量、改革举措之成败得失进行客观评判,更侧重于对台湾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变革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原因及监管当局的对策与实效性展开系统考察,并对台湾金融改革由个别性、业务性的描述上升到规律性的探讨,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经济理论。 第一章就经济自由化以来台湾金融改革阶段性历程展开纵向考察。在梳理出台湾金融改革的基本面向(对内、对外)和总体目标(自由化、国际化)基础上,再根据不同时段具体政策导向与追求目标,划分为几个阶段:放开价格管制(1980年代中后期);开放岛内金融市场准入(1990年代前期);建构亚太金融中心(1990年代中期);防范与处置金融风险(1990年代中后期);启动新一轮金融改革(2001一)。并客观评判台湾金融改革总体进程、特点与得失。 第二章论述台湾金融体系改造。侧重台湾银行体系(含公营银行、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建构与重整,兼及非银行及基层金融体系的分析。应客观评析制度外金融的效用,重新审视公营金融体系的功能,揭示台湾金融体系整体运营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并就金融整合的优劣性、有效区隔机制的建构、所面临的问题、道德风险及其有效防范等展开讨论。 第三章评述金融市场改造及其成效。鉴于岛内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育程度超过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本章着重评析资本市场变革的进程与举措,相关制度与业务创新,兼论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变革。并梳理出台湾金融市场的主要缺失:地下金融市场久治难决、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不均衡、资本市场内在缺陷未能根本扭转、监管当局对金融市场频频干预等。 第四章研究金融改革主体工程改造。在厘清台湾金融监管职能分工与金融检查制度基础上,重点剖析台湾金融监管当局处置泡沫经济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与实效性,体现在整顿经济严重失衡现象、处置金融体系挤兑危机、因应亚洲金融风暴持续冲击等,并探究台湾金融监管体系架构、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选取台湾金融改革几个重点层面,如建构区域金融中心、改革基层金融生态、有限开放两岸金融往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等,就改革实效性展开实证分析。并以亚洲地区与台湾有类似背景的日本与韩国金融改革进行比较考察。其中韩国着眼于成功经验,日本则重在探讨改革中的失误,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评析相关地区金融改革的得失与台湾的异同,从而对台湾金融改革成效有一个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结束语部分,对台湾金融改革进行学理性与规律性总结。主要就攸关改革成败的几对矛盾,如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金融改革的速度与效应、金融革新与政治力制衡、经济(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的互动、金融自由化与制度化建构等,展开进一步阐释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