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为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的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了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这一有着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模式,并强制推行。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得到了极大推广,建设监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迄今为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各界对监理的定位不清;对于监理应承担的责任界定不明,并有扩大化的趋势;监理服务标准缺失、服务水平不高,职责履行不到位现象严重;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不断流失;监理企业利润不断下滑且陷入恶性循环状态;监理行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行业地位不高、社会形象不佳,等等。上述种种问题严重困扰着广大监理从业人员,阻碍着监理事业的发展。为解决上述种种问题,作者首先正本清源,把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历程和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史进行对照研究,找出两者的差别。进一步运用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问题症结所在。作者认为导致上述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强制推行”这一发展方式是重要原因。因为“强制推行”这一发展方式固然对于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迅速推广监理制度起到了巨大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工程建设监理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壮大,这一政策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根据目前的情况,作者认为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的原则,适时缩小“强制推行”范围,直至彻底取消“强制推行”这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去伪存真、汰弱留强,产生一批优秀的监理企业。同时,社会各界应统一对建设监理这一行业的认识,明确其定位和责任,使其回归社会咨询这一常态属性。我国应积极完善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在内的法律法规建设,为建设监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监理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研究业主的真正需求,切实培养自身为业主提供高效、专业化工程管理服务的能力,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根据多年对于中国建设监理市场现状的深入研究,作者认为,目前对我国监理行业而言,强化自身的现场控制能力对于行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大多数监理企业的首要任务。作者对于为何要加强现场控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现场控制能力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