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是在温室条件下,对不同施肥水平与培养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在人工智能温室大棚(温度:18℃-35℃;湿度:75%-90%)内的苗床上,将樟子松种子播种于五种不同基质中,利用多利素9号(N:P:K=20:10:20)对出苗后的樟子松幼苗进行施肥处理,并进行外生菌根菌的回接,以樟子松的生理指标及菌根侵染率为依据,确定其最适应的基质及最佳的施肥水平。结果表明:(1)实验所采用的樟子松种子净度为95.77%,种子千粒重为7.5g,种子相对含水量为8.01%,种子绝对含水量为8.71%,种子发芽率为87.6%。(2)基质类型为樟子松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施肥水平对樟子松幼苗成活率影响不大,各种不同基质中轻基质营养袋中樟子松幼苗成活率最高。(3)施肥水平大于1时,基质类型对樟子松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影响显著,施肥水平为6,基质为轻基质营养袋时,樟子松幼苗苗高和地茎均达到最大。(4)在施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物量影响不明显;施肥水平较高时,基质类型及施肥水平对樟子松幼苗生物量影响显著,施肥水平为6,基质为轻基质营养袋时,樟子松幼苗生物量达到最大。(5)基质类型是决定樟子松幼苗根冠比的决定因素。施肥水平为6,基质为轻基质营养袋时,樟子松幼苗根冠比达到最大。在温室大棚内培育樟子松菌根苗时,选用轻基质营养袋作为培养基质,并辅以较高的施肥水平,能更好的促进樟子松苗木生长。规模化大量生产樟子松菌根苗只是开始,是否还存在更好基质与施肥组合,苗木造林后适应性试验研究等许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