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景”交流相对于现有“即时通信”,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形式,它以宏观与微观地理场景(GIS)作为人类交流语言,集成与承载其他人类交流语言,让人们的交流置于“实景”之中。同时它将人们交流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场景,以地理场景为集成平台整合互联网中已有资源,透过文本、图表、音视频、模型、街景、地图、影像等“实景”元素以二维、三维或者多维可视化的形式加以形象化表达,让人们的交流内容置于“实景”之中。本文以人类交流语言的多种形式与GIS作为地理学的一种语言为出发点,从定义、结构、功能、特征、作用、定位的角度探索GIS作为人类交流语言的理论基础问题,从语言的转换与集成角度探索GIS语言如何融合其他人类交流语言实现人类交流的问题,从平台总体设计与数据组织角度研究如何设计GIS语言“实景”交流平台的问题,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GIS语言理论、语言转换集成方法以及平台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将GIS带入到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中,实现人类交流的“实景”式转变,解决人类交流形象性不足的问题,满足GIS“大众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包括:(1)GIS作为人类交流语言的特点。从人类交流语言的多种形式与GIS作为地理学的一种语言出发,以社会功能为切入点,提出GIS可以作为人类交流语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参照GIS地理学语言的定义,提出GIS人类交流语言的定义,结合语言的三大要素确立GIS语言词汇、语法、语音结构,研究GIS语言实现人类交流的过程与其所具有的功能,分析GIS作为人类交流语言所具有的属性;提出GIS语言具有系统性、实时性、情景性、精确性、层次性的特征,具有承载其他人类交流语言、分析交流相关内容、精确展示人类交流、情景交流的作用;研究GIS语言在人类交流语言中的定位,提出GIS语言归属于人类交流语言广义副语言范畴的观点。从理论上初步探索了GIS语言从地理学语言到人类交流语言的转变。(2)GIS语言实现人类交流的方法。从人类交流语言的存在形式出发,设计其他人类交流语言与GIS语言的转换模式,提出文本语言结构化转换与语音语言、肢体语言结构化转换方法,实现其他人类交流语言与GIS语言的转换,解决了GIS语言形象化实现人类交流过程中交流内容获取的关键问题;从其他人类交流语言与GIS语言的主辅关系出发,设计其他人类交流语言与GIS语言的集成模式,提出直接式集成方法与理解式集成方法以及数据集成的方法,实现其他人类交流语言与GIS语言的集成,解决了GIS语言以地理场景为基础承载其他人类交流语言以及交流内容形象化表达的关键问题。初步探索了 GIS语言实现人类交流的模式。(3)GIS语言“实景”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总结互联网时代交流平台的特点与不足作为设计基础,从平台总体设计与数据组织方面提出GIS语言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实现人类“实景”交流时所需平台的设计模式与方法。以桌面平台为应用实例展现GIS语言“实景”交流的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