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醚修饰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重金属离子的识别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ol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苷以及碱基被修饰的核苷类似物在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6位被各种基团修饰的嘌呤衍生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次报道了6-氮杂冠醚取代嘌呤核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丰富了核苷及冠醚类化合物的种类。同时致力于以碱基修饰为主要内容的微波辐射下新型核苷的设计合成、水溶液中核苷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学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辅助下合成核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微波在核苷类化合物绿色合成方面的应用。 在微波辐射下,以水为溶剂,通过6位卤原子取代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与乙二醇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了13个6-N,N-二羟乙基嘌呤类化合物。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实现了这一类化合物简便、高效和绿色合成。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Pedersen’s合成并发现冠醚以来,人们对分子识别现象的兴趣与日俱增,冠醚与金属络合后,能使化合物的荧光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达到识别各种金属离子的目的。近年来,利用荧光探针来选择性的检测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如Pb2+,Cd2+,Hg2+,Ag+等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些重金属离子中,Ag+由于其蓄积性和毒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目前,冠醚的合成已比较成熟,但对于嘌呤的6位被单氮杂冠醚修饰的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国内外还没有报道,鉴于嘌呤核苷类化合物较好的生理活性和冠醚化合物较强的配位能力,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6位被氮杂冠醚修饰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荧光进行了分析,发现此类化合物对Ag+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为发展一类新的荧光探针奠定了基础。 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13C-NMR,HIMS现代化波谱技术所确证。 本论文开辟了一条嘌呤核苷的修饰途径,丰富了核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具有较好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时期,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
聚合物纳米药物在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优点:能够有效增加肿瘤治疗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溶解性,避免药物的活性受到破坏以及能够对所包载的药物实现缓释、控释,增加肿瘤病灶区域的药物有效富集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也能够实现药物对病灶区域的靶向治疗。环境响应性纳米药物载体能够有效实现对药物的释放,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改变从而实现有效的响应变化,进而使得药物进行快速释放,最终实现增大
学位
生命活动是由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化学反应的总结果。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与氨基酸、蛋白质或其它有机基团结合,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特殊的生
温控相转移催化概念已经成功应用到高碳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中,为从根本上解决水-有机两相高碳烯烃因水溶性极差导致氢甲酰化反应催化活性低的难题提出了新思路,且为解决贵金
有机小分子光伏给体材料由于化学结构易于修饰,材料易于提纯,批次之间良好的再现性,因而成为目前有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迄今为止,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最高的效率已经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反向胶束体系中合成纳米材料,在CA630-环己烷和Brii56-环己烷两个体系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包括:反应物种类,量,加入顺序,合成了不同结构和形状的氧化物-SiO2复合材
摘 要: 基于WEB的高职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规划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专家系统,教师应用该系统可以智能评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从而给予其专业学习系统化、个性化、全程化的指导,自动生成专业学习规划辅助其专业发展。本文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实际,探讨高职学生专业规划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构成和总体框架的设计,以便进一步采用相关技术实现系统的开发。  关键词: 职业测评 学业评估 专业发展规划  
以3Ti/Al/2C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以合成Ti3AlC2: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诱发自蔓延反应,反应会产生大量坚硬的小块体颗粒,大小约为0.2~11mm.粉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