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环境是无法分割的,正所谓“环境育人”。截至2007年,我国西部农村寄宿制工程完成,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减少,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大量闲置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校均规模有所增大,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布局调整后的寄宿制学校应该怎样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水平,为师生们提供一个“新家园”,使寄宿制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文化氛围更加和谐,这对于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导师承接的课题之机,笔者将研究的视角定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上。本研究在对前人理论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内涵、功能作用,结合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现状、不足及对策建议的理论探讨,并以民乐县县情及教育发展概况为背景,从民乐县寄宿制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现状着手进行分析,在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布局调整后民乐县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这四所学校的走访和对校长的访谈,经过对教师和学生问卷进行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民乐县四所寄宿制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所取得的经验、成绩,查找出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校园教学建筑设施相对滞后;二是校园生活设施建设无法同步;三是校园建筑缺乏色彩感;四是校园各处宣传口号、名人名言多,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少;五是校园环境方面的制度执行效果欠缺。通过对样本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样本学校校长和师生建议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下:一是强化个性化管理理念,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文化氛围;二是打造“优美校园”;三是国家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四是提升校长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理念和理论水平;五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执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