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公众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上。正因如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一直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作为高职院校办学者、管理者与教学者梳理过去、厘清现状、展望未来的努力与尝试,既是构建高职院校质量问责机制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措施,也是高职院校本身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自2012年发布以来,在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现有体制的局限、历史惯性的作用等多种原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目前还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布置要求”和“被动发布”层面。其内容要求、指标体系等与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和回应社会公众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期待还有一段距离。 本研究首先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产生的背景及发布的意义。其次,基于对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现状分析,梳理出目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结构欠完整,指标体系缺少可比性;合规性较差,受众意识不强;公开度不够,社会监督不力。并从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表现形式、信息披露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问题分析。接着通过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历史惯性等方丽对问题成因进行了原因探寻。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质量报告撰写的四条原则要求,给出了改进优化的五项建议,包括指标体系要明确、科学、具体,增强可比性;多层面、多视角分析人才培养的质量,内容全面且客观;报告载体丰富表现形式,让公众想看、能懂、相信;完善面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披露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