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超声造影评分法评估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性和定量指标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的诊断意义,并提出实用性强、诊断准确性高的超声造影诊断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乳腺肿块共202例,良性肿块142例,恶性肿块60例。常规超声根据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评价标准进行分类。超声造影分析定性和定量指标,并将良恶性肿块进行对比分析,定性指标包括增强强度、增强顺序、增强均匀性、增强后形态、增强后边界、肿瘤周边蟹足征、穿支血管、增强时相及增强范围,定量指标包括峰值强度(PE)、上升时间(RT)、局部平均过渡时间(m TTI)、达峰时间(TTP)、下降时间(FT)、流入相曲线下面积(Wi AUC)、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o AUC)、流入相比率(Wi R)、流出相比率(Wo R)及流入相和流出相总曲线下面积(Wi Wo AUC)。超声造影定性、定量指标进行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恶性肿块相关的指标。根据统计结果提出联合法一(5分法)和联合法二(10分法)两种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的超声诊断指导意见,并将这两种指导意见与常规超声的诊断效能作比较。结果:在9项定性指标中,增强顺序(p值0.245)、增强均匀性(p值0.633)、穿支血管(p值0.668)、增强后形态(p值0.731)、增强后边界(p值0.812)这5项指标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增强强度(p值0.045)、增强后范围(p值0.022)、蟹足征(p值0.022)、增强时相(p值0.000)这4项指标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10项定量指标中,峰值强度(PE,p值0.034)、上升时间(RT,p值0.024)及下降时间(FT,p值0.032)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7项定量指标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增强强度、增强后范围扩大、蟹足征、增强时相、峰值强度(PE)、上升时间(RT)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的独立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联合法一(5分法)和联合法二(10分法)对乳腺肿瘤进行再评估并行BIRADS分类,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95%CI:0.631~0.761)、联合法一(5分法)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0.835~0.927),联合法二(10分法)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95%CI:0.872~0.952),两种联合方法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常规超声。两种联合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均为0.883,特异性分别为0.796、0.859。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上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法一(5分法)和联合法二(10分法)的超声诊断指导意见实用性强、诊断效能好,值得推广使用。第二部分超声造影在直径小于2cm的乳腺BI-RADS 4a类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在直径小于2cm的BI-RADS 4a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评估分析联合法一(5分法)对较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的最大径小于2cm的乳腺肿块143例,并于我院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图像,根据第一部分内容中提出的5分法对肿块进行BI-RADS再分类。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1)143例直径小于2cm的BI-RADS 4a类乳腺肿块,良性103例,恶性40例。其中最大径≤1cm的肿块73例(2)根据超声造影后BI-RADS-CEUS分类,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143例较小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0.864、0.720、0.953,CEUS后BI-RADSCEUS分类诊断较小肿块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48-0.949)(3)73例最大径≤1cm的BI-RADS 4a类乳腺肿块超声造影后BI-RADS-CEUS分类诊断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18、0.839、0.751、0.962,CEUS后BI-RADS-CEUS分类诊断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50-0.92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最大径小于2cm的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并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等有创处理。第三部分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乳腺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病变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伴或不伴非典型增生,被认为有较高的恶变概率,临床处理意见较为不统一,且常规超声对部分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存在难点。本文旨在研究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CEUS特征表现,探讨常规超声联合CEUS是否有助于乳腺IDP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并比较两种评分法对IDP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9月在我院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乳腺肿块共104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44例,乳腺癌60例。均于我院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观察的特征图像包括病灶大小、形状、边缘、回声模式、内部均匀性、钙化、血管情况,并根据图像特征将IDP分为扩张导管内型、囊内型、实块型三类,根据BI-RADS(第5版)进行分类,将IDP组与乳腺癌组的BI-RADS分类进行比较。超声造影观察的特征包括增强强度、增强顺序、增强均匀性、增强后形态、增强后边界、肿瘤周边蟹足征、增强时相以及增强范围扩大与否,并与乳腺癌肿块的造影特征进行比较。评估联合法一(5分法)和联合法二(10分法)两种诊断指导意见对IDP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IDP与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中,增强顺序(p值0.000)、增强时相(p值0.000)、增强后范围(p值0.000)、增强后蟹足征(p值0.000)、增强后边界(p值0.01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增强强度、增强均匀性、增强后形态及增强顺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块型IDP与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中,增强时相(p值0.000)、增强后范围(p值0.001)、增强后边界(p值0.002)和增强后蟹足征(p值0.0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增强强度、增强均匀性、增强后形态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超声诊断IDP与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0(95%CI:0.558~0.770)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0.318,阳性预测值(PPV)为0.800,阴性预测值(NPV)为1.000。联合法一(5分法)诊断IDP与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407~0.828),敏感性为0.567,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PPV)为0.869,阴性预测值(NPV)为0.667。联合法二诊断IDP与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28~0.963),敏感性为0.883,特异性为0.818,阳性预测值(PPV)为0.930,阴性预测值(NPV)为0.720。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IDP与乳腺癌有着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尤其是导管扩张型及囊内型IDP。联合法一和联合法二均可作为鉴别诊断IDP与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指导意见,且联合法二较联合法一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