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机动车的高度普及,城市的街道已逐步丧失最本初的公共活动功能,而被沦为机动车通行的交通要道。城市的商业性街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地,对市民而言它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多样化活动,对游客而言它是一个城市的缩影。一个街道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活力才能为这个片区带来欣欣向荣,才能向大家展示一个城市的新颜,才能促进人们的交流互动,才能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城市商业性街道作为城市生活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的微观缩影,有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不仅能满足机动车的通行,还能为这个城市的人们提供公共活动场所。而人作为在城市商业性街道中活动的主体,会受街道中多变的物质环境特征的影响,各色人群被吸引到此,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中进行各类活动,进而带动整个街道的商业气氛。本文拟以都市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为背景,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为研究对象,在城市规划、生态学、建筑学、园林学、地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学科之间尝试探究商业性街道对行人活动的影响。经过文献综述的归纳梳理,将物质环境特征梳理为3大类要素——业态功能要素、空间构成要素和设施环境要素,再将这3大类要素细分成8小种——店铺密度、业态多样性、社会交往场所密度、休憩设施密度、其他设施密度、人行道宽度、透明度和渗透度。再通过预调研将行人活动分为3大类——商业活动、休闲活动和社会活动,再将其细分为9小类以方便数据统计和分析影响原因,这9小类行人活动分别为商业观望、商业驻足、非正规商业活动、闲逛散步、体育健身、娱乐嬉戏、休憩坐靠、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然后根据主要的道路或出入口将天星桥正街划分为12个50m以上的街段,在6个时段内对其进行多次调研,运用行为地图法将行人的活动进行打点记录。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考察的8个物质环境特征中的6个对行人活动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力。这有助于拓展城市微观物质环境与行为活动的研究,为今后预测街道微观物质环境与行人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量化基础,此外还有益于建设优质的公共空间。首先,阐述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建立论文整体的技术路线。其次,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证明了行人活动与街道物质环境特征具有一定的联系,进而确定了需要在调研中观测的街道物质环境特征,定下初步的调研框架。再次,论文第三、四章完成制定调研框架,运用行为底图法对天星桥正街的每个调研单位的行人活动进行打点记录。通过重复调研,对6个时段各个街段的行人活动有了初步的数据。然后汇总数据,得出不同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下的行人活动特征,再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只有店铺密度、业态多样性、社会交往场所密度、人行道宽度、透明度和休憩设施密度这6项对行人活动有一定的影响。然后再就影响各大类行人活动的物质环境特征进行排序,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对该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特征。最后,为了营造优质人性化的街道公共空间,论文针对新建街道提出规划策略,针对老旧街道提供改造建议。期望能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街道设计以及管理提供建议和借鉴,并提倡在城市社区商业性街道中考虑对个体活动的人性化关怀,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同时,多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多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