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旅游种类丰富,山河秀丽,风景迷人,是我国著名旅游大省之一。不过,前几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420雅安芦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四川入境旅游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最近,四川省政府提出:争取把四川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无疑给陷入绝境的四川入境旅游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将四川旅游业推向了开放的前沿。在这种新的国内形势下,究竟是什么促进四川入境旅游的发展,又是什么阻碍着其发展?如何释放“一带一路”制度红利?如何开拓四川入境旅游市场,扩大入境旅游需求和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这些问题也就有了研究的价值。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肯定四川入境旅游现阶段取得成就的同时,看到它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找出促进或制约四川入境旅游需求的各类因素。换句话而言,就是我们要回答“客源国或目的国的哪些因素会对四川入境旅游起着积极作用”“客源国或目的国的哪些因素会对四川入境旅游起着阻碍作用”“怎样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在四川入境旅游中的助推器或加速剂作用”这一系列类似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对缩小四川与东部诸省旅游业差距,促进四川入境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实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有较大作用。 基于以上背景和目的,本文假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文献分析、实证分析为重点的分析方法,对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旅游服务贸易中的运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四川省入境旅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目的地、客源地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释;根据文章需要,笔者选取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这十一个国家作为四川入境旅游需求研究的客源国样本,并且采用时间跨度为1999年-2013年的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实证分析了四川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并且对比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结合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变量的设定上。关于研究对象,以往学者进行研究时,都以“全国”为对象,即便是区域的,也大多数是沿江、沿海一些交通便利的城市或地区,而本文研究的是深居中国内陆的四川省,在研究对象上,有一定的抛砖引玉之用。关于变量设定上,笔者改进了既有文献只选用单一因素来解释入境旅游业需求的情况,不仅探索了目的国与客源国方面的影响因素,还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同时,在衡量客源国与目的之间的文化差异时,摒弃了前人所运用“虚拟变量”、“文化距离数值化”的方法,而是利用荷兰心理学家Geert Hofstede提出的文化维度法。本文的不足之处体现在实证研究上。由于选取的样本偏向发达国家,文化距离和经济距离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缘故,使得最后回归模型所得结论与现实有一定差距,文化距离因素最终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改革红利”将成为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的新动力,入境旅游将迎来从“封闭红利”转向“改革红利”的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同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也会促进四川入境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