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陕西省洛川县旧县镇为试验点,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pumila cv.FuJi)盛果期树为试材,为了缩小实验规模,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三个因子,5个水平,共15个处理,以盛果期苹果园最大产量为期望产量值,计算各个参试元素的携出量,携出量除以各元素的当季利用率为理论最佳施肥量,将理论最佳施肥量设定为该试验的中值水平,应用统计软件提供的参数进行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红富士苹果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用专业软件建立了肥料反应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以寻求苹果达最佳品质和产量时对应的氮磷钾肥料配比。在该实验条件下,取得了如下结果:1不同氮磷钾肥配比能够显著影响红富士苹果的生长状况,果实的品质及产量,且对各项指标来说,达到极值时所对应的氮磷钾配比有所不同。2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影响红富士苹果叶片相关指标的研究表明:三元素与叶绿素的相关性P>N>K,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时为3.01mg/g,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每亩0kg/667m~2、28.66kg/667m~2、50.03kg/667m~2。三元素与苹果叶片可溶性糖的相关性N>P>K,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时为3.85%,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7.02kg/667m~2、0kg/667m~2、0kg/667m~2。三种元素与叶片可溶性蛋白的相关性K>P>N,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时为4.82%,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每亩48.0kg/667m~2、0kg/667m~2、0kg/667m~2。3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影响红富士苹果品质方面的研究表明:三种元素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N>K>P,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8.60%,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7.49kg/667m~2、60.0kg/667m~2、64.0kg/667m~2。三种元素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相关性N>K>P,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时为0.41%,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3.07kg/667m~2、0kg/667m~2、0kg/667m~2。三种元素与果实糖酸比的相关性K>P>N,糖酸比最高为58.39,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48.0kg/667m~2、0kg/667m~2、64.0kg/667m~2。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红富士苹果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49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23种,主要是乙酸2-甲基-1-丁酯,2-甲基丁酸已酯,乙酸已酯,乙酸丁酯;醛类5种,主要是正已醛,2-已烯醛,正丁醛;醇类13种,主要包括2-甲基丁醇,1-丁醇,1-辛醇,1-庚醇,1-壬醇。其他8种分别是烷烃类,酮类,醚类和alpha-法尼烯等。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影响果实香气物质,苹果主体香气成分最高时,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3.27kg/667m~2、20.76kg/667m~2、37.33kg/667m~2。三种元素与果实硬度含量的相关性K>P>N,硬度最高时为10.27kg/cm~2,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0kg/667m~2、0kg/667m~2、64.0kg/667m~2。4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影响红富十苹果单株产量的研究提示:三种元素与产量的相关性K>P>N,单株产量最高时为49.62Kg/株,最佳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48.0kg/667m~2、60.0kg/667m~2、64.0kg/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