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下尿路由膀胱和尿道组成,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排尿活动除受周围神经的控制之外,还受到低位中枢(骶髓)高位中枢(脑干和大脑皮层)的共同控制。近年来的针刺基础研究显示:针刺S,部位的骨膜时,OAB大鼠的排尿间隔得到显著增加;电针中膂俞可降低膀胱机能亢进大鼠的排尿频率;针刺OAB大鼠的次可使其排尿频率显著下降。而另外一些研究提示:针刺正常家猫的次 ,可观察到膀胱收缩及膀胱内压升高现象;针刺次、三阴交、肾俞可明显提高尿潴留家兔的膀胱内压、减少残余尿量;亦有研究从延髓排尿中枢入手,提示针刺膀胱俞后延髓排尿中枢的电活动增加。针刺对膀胱可能存在抑制和兴奋的双向调节,这种“双向性”调节是否与机体的不同状态有关,以及“双向性”调节的神经通路如何?这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目的评价针刺对膀胱是否存在“双向调节”效应,即在膀胱抑制状态下,针刺使其兴奋;在膀胱兴奋状态下,针刺使其抑制;并探索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内容和方法1.在麻醉大鼠正常生理状态,选取膀胱同神经节段腧穴中髎/次髎、三阴交、异神经节段腧穴合谷进行针刺刺激(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穴位针刺顺序随机选择,)同步记录膀胱收缩时的尿动力学指标和逼尿肌肌电活动与盆神经电活动,观察针刺对其影响及相关性。2.在麻醉大鼠急性尿潴留(AUR)状态,选取膀胱同神经节段腧穴中/次、三阴交、异神经节段腧穴合谷进行针刺刺激(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穴位针刺顺序随机选择,)同步记录膀胱收缩时的尿动力学指标和逼尿肌肌电活动与盆神电活动,观察针刺对其影响及相关性。3.在麻醉大鼠膀胱过度活动(OAB)状态,选取膀胱同神经节段腧穴中/次 三阴交、异神经节段腧穴合谷进行针刺刺激(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穴位针刺顺序随机选择,)同步记录膀胱收缩时的尿动力学指标和逼尿肌肌电活动与盆神电活动,观察针刺对其影响及相关性。结果1. 无论何种针刺刺激(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三阴交”穴或“中髎/次髎”穴,都延长麻醉大鼠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排尿间隔时间;但针刺(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合谷”穴对麻醉大鼠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膀胱各尿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说明针刺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膀胱活动期处于偏抑制,并与腧穴所处神经节段相关。2. 无论何种针刺刺激(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 “三阴交”穴或“中髎/次髎”穴,都增加麻醉大鼠AUR状态下的大鼠膀胱收缩时间与最大逼尿肌收缩压,降低排尿频率时间和收缩后膀胱内压,促进AUR大鼠的排尿,减少膀胱残余尿,同时增加逼尿肌膀胱收缩时放电次数,从而对过度的抑制对膀胱起到兴奋作用,且近端腧穴中髎/次髎的逼尿肌膀胱收缩时放电次数(7.19±1.47)优于远端腧穴三阴交(5.84±1.61 )(P<0.05;)但针刺(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合谷”穴对麻醉大鼠AUR状态下的膀胱各尿动力学指标及逼尿肌无明显影响;说明针刺兴奋膀胱功能效应与腧穴所处神经节段相关。3. 无论何种针刺刺激(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三阴交”穴或“中髎/次髎”穴,都增加麻醉大鼠OAB状态下膀胱收缩时间和逼尿肌最大收缩压,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减少了收缩后膀胱内压,促进OAB大鼠的排尿,降低排尿频率,同时减少膀胱收缩时逼尿肌放电频率,从而对过度兴奋的膀胱起到抑制作用,且近端腧穴中髎/次髎的最大逼尿肌收缩压(41.14±1.27)排尿间隔(165.22±21.85)优于远端腧穴三阴交(38.97±1.70)(128.80±22.99 )(P<0.01;)但针刺(手针、电针2Hz、电针15Hz)“合谷”穴对麻醉大鼠OAB状态下的膀胱各尿动力学指标及逼尿肌电活动无明显影响;说明针刺抑制膀胱功能效应与腧穴所处神经节段相关。结论研究表明,在不同病理模型大鼠中,针刺对膀胱同神经节段的腧穴对膀胱存在“双向调节”,这种双向效应取决于不同的疾病模型所处的状态。也即在尿潴留时的膀胱抑制状态下,针刺有兴奋性效应;在膀胱刺激症的兴奋状态下,针刺有抑制性效应。针刺效应与穴位所处的节段和膀胱神经支配的节段远近相关:近端腧穴如中髎/次髎效应优于远端腧穴如三阴交,远离膀胱神经节段的腧穴合谷效应不明显,说明这种“双向调节”是通过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活动实现的。针刺对膀胱的“双向调节”机制是通过兴奋或抑制逼尿肌肌电活动来兴奋或抑制膀胱收缩。生理状态下于排尿期针刺膀胱同神经节段的腧穴三阴交或中髎/次髎可延长其排尿间隔,以抑制排尿效应为主,是否存在兴奋性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