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从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看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干扰及其这种现象带给我们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思考。 传统的翻译研究把原文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注重的是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这样就把原文当作了衡量译文质量的唯一标准。翻译被当作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所谓的翻译理论也仅仅局限于一些对译文的技巧分析及对译文优劣的衡量。然而,由于语言学自身的局限,它无法解释复杂的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现象。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出现了“文化转向”,对翻译的研究被置于更广泛的文化视域中。正如苏珊·巴斯内特所说,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使人们理解翻译的过程,而不是制定一套方法,产生完美的译文(廖七一,2001:358)。 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它的延展理论大大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为我们研究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对译者翻译抉择过程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构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一方面,翻译被放置在了宏观的历史和文化的视域中加以考察;另一方面,所有与翻译有关的现象都成了我们研究与考察的对象。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本文将主要从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具体范围是1896年至1919年期间译介到中国的各种文学作品。选择这一范围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翻译高潮之一出现在这一时期,然而这一时期的翻译由于与原文有很大的出入而经常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的确,这一时期的大部分翻译都不忠实于原文,然而,我们需要区分由于文化的干扰而使译者对原文的有意的操纵与由于译者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误译。本文主要研究了在这一特定时期译者操纵原文的深层原因。 本文共分六个章节来系统分析这一原因。 引言部分引出了论文的主题,大致勾勒出了本文研究的范围。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它的延展理论(勒弗维尔的“摆布”理论和图瑞的“翻译规范”理论),这构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阐述了1896至1919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背景,分析了这一特定时期文学翻译繁荣的原因及概况。在这时期,由于本土传统文学的衰退,有必要大规模地译介外国文学来输入新观念以达到启蒙教育民众的作用。 第三章和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翻译过程——即译者抉择的过程的影响。第三章讨论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清末民初时期,翻译作为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会受到主体文化中的社会规范的制约。 第四章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其他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干扰作用。政治,读者的期待,赞助人以及目的语文化中的诗学都对译者的翻译产生了影响。为了使自己的译文融入目的语的文化体系中,当时的译者不得不摆布译文。 第五章讨论了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由于每个译者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翻译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不可避免地对译者的翻译过程产生了影响。因而不同历史时期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译文。这种现象带给我们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思考。 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 希望本文对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更广泛的文化视域中对翻译的研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