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秩序为中心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

被引量 : 74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管理问题与课堂教学相伴产生,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于教学领域之中。时至 今日,这一存在已久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复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 方国家在理论与实践中对课堂管理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探索,总结出多样化的管 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国外近40年的研究历程勾勒出由以规定和服从为特征的传统管 理向以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整合为基础的现代课堂管理逐步演变的趋势。 我国在课堂管理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引进、 整理国外成果的层面,缺乏对于课堂管理的整体性、结构性认识,缺乏对于中小学 教师课堂管理现状的广泛的实证研究,也缺乏对教师课堂管理实践的实质性指导。 为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本研究以课堂秩序作为课堂管理研究的突破 口,建立起由三个基本成份、七个内部层面构成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模型,相应提 出专制、民主、放任三类典型课堂管理行为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教 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自评问卷以及学生问卷,展开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获得几点结论性意见: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处于民主 型管理与专制型管理之间,但更偏向于专制型管理;在课堂秩序的建立、维持与恢 复三类管理行为中,教师维持秩序的行为是最薄弱环节,建立秩序的行为次之,恢 复秩序的行为相对较好;优秀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比普通教师更趋近于民主型管理: 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比中学教师更趋近于民主型管理;初任职教师在建立课堂 秩序方面存在显著缺陷;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是影响师生课堂感受性的一个重要因 素。通过对上述结论的概括与分析发现,改变当前教师课堂管理的低水平状态,提 高教师课堂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该从管理观念、管理结构和管理技术三个层面入 手。 本研究以课堂秩序为中心,为教师改进与发展自身的课堂管理行为提供了一个 富有价值的结构框架,为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探索独具特色的课堂管理行为模式 指明了方向,也为课堂管理理论与技术纳入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作出了实证性探索。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育的手段和工具被引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国内、国际数据网,教育的领域已扩展到校园之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习惯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获
本文围绕“毛泽东与邓小平赶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依据,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为历史线索,分别探讨了毛泽东与邓小平赶超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世界正在走向二十一世纪。在这世纪之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不断地向纵深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化模式重塑现有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张爱玲绝对是个异数。她从上海市民家庭的窗口来窥视这个城市舞台日日演出的浮世悲欢,用华美绚丽的文辞表现了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字里行间
酸性土壤上的低pH、铝、锰毒害以及某些缺素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室内测定、培养试验、盆栽试验、田间试验首次系统地进行了利用石灰改良四川酸性土壤的研
胆囊炎是由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病常与胆石症同时存在,按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
为调动长三角高校积极参与联动发展的积极性,建立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文章在阐述高校联动发展中激励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从激励制度的诱导因素、行为导向、行为幅度、行
本文回顾了近30年针对新疆棉区热量不足,采用"向温要棉"—"密、早、矮、膜"技术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超高产条件下"向光要棉"—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
阅读圈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其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以《领先阅读·X计划5》
张爱玲小说意象研究是张爱玲研究的一个热点。她小说意象的新颖繁复及选 择意象的主体心态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专门把意象作为一个论题研究的几乎 没有,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