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应用纽扣钢板与带袢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新鲜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探究纽扣钢板的优势,为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临床上推广。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鲜Rockwood 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5~59岁,平均35.8岁,病程在1~11天,平均病程3.6天,单纯肩锁关节脱位,不合并肩关节周围其他损伤。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编号,单号分为A组,双号分为B组,均30例。A组为纽扣钢板内固定组,采用改良纽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为带绊钢板内固定组,采用普通带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以Rockwood分型标准为参照,A组(纽扣钢板内固定组)含Ⅲ型10例,Ⅳ型13例,Ⅴ型7例;B组(带绊钢板内固定组)含Ⅲ型11例,Ⅳ型14例,Ⅴ型5例。记录A、B两组的切口平均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用Constant评分评价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肩功能。用测定喙锁距离来表示复位丢失量,测量术后第3天及术后6个月时复位丢失量。所有统计指标测定值以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分别对两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0例患者均获9个月~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随访24个月内无死亡。两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分别为8.4±1.0cm,48.7±7.0min,60.2±10.3ml; B组分别为8.0±1.3cm,61.2±9.2min,83.5±9.0ml;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随访资料显示,A、B两组术前Constant评分分别为59.60±5.14、58.40±7.60;术后6个月Constant评分分别为94.33±3.34、94.63±3.33,A、B两组各自组内,术前、术后Constant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丢失量,A组:术后第3天测量喙锁距离为(25.0±2.85) mm,术后6个月时测量喙锁距离为(25.9±2.62)mm,平均丢失(0.8±1.42)mm。 B组:术后第3天测量喙锁距离为(28.6±2.66) mm,术后6个月时测得喙锁距离为(29.8±2.71)mm,平均丢失(1.2±1.65)mm。两组术后平均丢失量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0.05)。结论1.纽扣钢板较普通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 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在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却达到与带袢钢板同样效果。2.应用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复位丢失较小,固定安全、可靠,是治疗Rockwood 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