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大田筛选试验对供试的8个不同基因型甘蔗(ROC-22、YT-128、YT-177、GY-21、YT-159、ROC-10、YT-133、YT-236)进行耐低磷筛选研究;同时,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耐低磷基因型甘蔗对磷的吸收、运输、利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了耐低磷基因型甘蔗筛选指标及其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耐低磷基因型甘蔗筛选研究(1)苗期筛选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甘蔗地上部生物量明显比正常供磷的处理低,根冠比和磷利用效率则明显高于正常供磷处理,且基因型间差异显著,这说明可在苗期进行甘蔗耐低磷特性的早期筛选。
(2)成熟期筛选指标表明:低磷胁迫下,甘蔗产量、糖分均低于施磷处理条件下的产量、糖分,且不同基因型甘蔗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综合苗期筛选指标与成熟期筛选指标,确定ROC-22、YT-128、YT-177、GY-21等4个耐低磷基因型甘蔗。
2、耐低磷基因型甘蔗生理生化机理研究(1)低磷胁迫下,甘蔗叶片和根系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升高,耐低磷基因型比非耐低磷基因型甘蔗具有更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尤其在分蘖期、伸长期及成熟期,叶片和根系相对酸性磷酸酶活性保持1.30左右。
(2)低磷胁迫下,甘蔗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应增高,但变化比较复杂,与耐低磷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耐低磷基因型甘蔗在伸长期内叶片可溶性蛋白质有所升高,非耐低磷基因型甘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有所降低。
(4)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蔗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叶片蒸腾速率下降,耐低磷基因型甘蔗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叶片蒸腾速率降低幅度小于非耐低磷基因型。
(5)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蔗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受阻,但对耐低磷基因型甘蔗的阻滞程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