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约半数的儿童和60%以上的成人血清学检测为阳性,其感染率在美国、欧洲及亚洲相似。大量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疾病发生与B19感染有关。研究发现B19在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和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病毒基因VP1独特区(VP1u)的重组蛋白与人滑膜细胞孵育后可显著上调环氧合酶-2的表达,而后者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生、血管生成、细胞侵袭、转移和抑制凋亡等多种途径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B19感染与实体肿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普遍感染人类的病原体—人微小病毒B19,是否在结肠腺癌中表达及其在结肠腺癌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巢式-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119例石蜡包埋的结肠息肉、结肠腺癌、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标本中检测B19病毒DNA和蛋白。将该病毒在各组织中检测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选取10例配对标本(腺癌组织和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用于显微切割以获取组织成分均一的细胞,进行巢式PCR扩增B19 DNA并测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19衣壳蛋白和环氧合酶-2在37例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构建含VP1u基因的四环素可诱导表达系统并转染Lovo结肠癌细胞系, western-blot分析该基因的蛋白表达对环氧合酶-2蛋白的影响。结果:运用巢式PCR方法在各组织中检测B19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结肠腺癌94.6% (35/37)、癌旁组织67.6% (25/37)、结肠息肉85.6% (30/35)和正常对照60.0% (6/10)。显微切割结果显示10例结肠腺癌组织中B19DNA均为阳性(10/10),而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内仅有3例(3/10)为阳性,进一步证实了病毒DNA主要存在于结肠肿瘤性上皮细胞内。在各组织中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19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结肠腺癌81.1% (30/37)、癌旁组织43.2% (16/37)、结肠息肉74.3% (26/35)和正常对照50.0% (5/10)。B19病毒衣壳蛋白表达分别在结肠腺癌为78.4% (29/37)、癌旁组织32.4% (12/37)和结肠息肉57.1% (20/35),但是正常结肠组织内没有一例蛋白表达阳性(0/10)。巢式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B19的DNA和蛋白在结肠腺癌和癌旁组织(P = 0.012,P < 0.001,P < 0.001),腺癌和正常对照组织(P = 0.014,P = 0.017,P < 0.001)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巢式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在结肠息肉和正常组织对照间仅表现微弱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 = 0.093,P = 0.062),然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B19衣壳蛋白的表达在结肠息肉和正常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对37例结肠腺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B19衣壳蛋白VP1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环氧合酶-2和B19衣壳蛋白VP1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01,κ=0.539);将含该病毒VP1u基因的四环素可诱导表达系统转染Lovo结肠癌细胞系后,在四环素诱导下,western-blot分析显示VP1u蛋白在第12 h后开始表达,于48 h时表达量达高峰,并且发现VP1u蛋白的表达可上调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结论:微小病毒B19 DNA普遍存在于人结肠组织中,其病毒衣壳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结肠息肉和腺癌组织内。B19病毒可能通过VP1u上调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在结肠腺癌细胞中发挥一定的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