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在向纵深推进,我国社会也开始出现了深刻的群体分化。社会成员的群体分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主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后备力量,是中国梦的圆梦者。和谐校园要求大学生各群体良性互动健康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高等学校要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就必须紧紧抓住大学生德育这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目前的德育研究虽然也涉及群体研究,但更多地却仅仅关注各群体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对于其他学生群体关注不够,也很少将各群体作为一个有机体进行分析研究。这显然是高校德育目前相对薄弱的一环。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知识,运用交叉研究法选定群体分化这一视野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信息研究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厘清了大学生群体分化的概念,并结合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分化现状及影响。在高等院校当中,大学生群体分化呈逐步发展态势,从水平分化看,大学生群体分化呈现各具特色的群体;从垂直分化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地位结构。而群体分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大学生个体、人际及学校宽容度主要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对大学生优、劣势群体及关系主要产生消极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本文认为群体分化视野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目前的德育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影响有限;课余生活中的大学生德育活动较为欠缺;部分大学生对德育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社会是大学生德育的大环境,社会群体分化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充斥校园,各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活跃于当下,从而对学校德育带来困扰。其次,家庭作为学生的归宿和依靠,家庭背景和父母思维方式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被灌输了不当的思想观念,将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无视甚至对抗。再次,学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如若不注意各群体德育的针对性教学,不注意课下德育活动的灵活多样,将大大削弱德育效果。最后,智育决定发展程度,德育决定发展方向,然而很多学生对德育认识不到位,忽略了道德素质的修养的提升,将德育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对此,本文提出:通过丰富校园活动,促进群体间交流与融合,引导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相信学生群体间的有益转化,从而加强群体分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和谐融洽正面的氛围,注重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定位,努力抑制垂直分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最后加强高校管理,并通过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注重区别教育,开展针对性的群体德育工作等对策,以期促进各群体良性发展及群体间的有益转化和融合,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