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与EBV(EpsteinBarr virus)感染型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型胃癌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TCGA和GEO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胃癌中PD-L1的表达情况,并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304例胃癌组织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组织中PD-L1蛋白以及4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内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RNA,EBER)的表达情况,以此确定EBV的感染情况。比较PD-L1在不同类型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指标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TCGA和GEO数据库数据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P<0.05)。304例肿瘤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例数95例,阳性率为31.3%,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D-L1阳性例数0例,阳性率为0%。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和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PD-L1蛋白阳性者,5年总生存率为44.2%(42/95),PD-L1蛋白阴性者,5年总生存率为45.9%(96/209),胃癌患者中PD-L1蛋白阳性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PD-L1蛋白阴性者(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PD-L1蛋白表达阳性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2.EBV感染型胃癌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肿瘤组织中EBER表达阳性例数24例,阴性例数280例,阳性率为7.9%,根据结果显示,EBV感染型胃癌患者为24例。EBV感染与肿瘤部位和肿瘤浸润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EBER表达阳性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67%(16/24),EBER表达阴性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8.2%(79/28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L1蛋白的表达与EBV感染呈正相关(P<0.001)。EBV阳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8.3%(14/24),EBV阴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4.3%(124/280),EBV阳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EBV阴性患者(P<0.05)。3.MSI型胃癌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MMR蛋白表达总缺失率为12.5%(38/304),其中MLH1、MSH2、MSH6及PMS2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3%(7/304)、1.3%(4/304)、1.0%(3/304)及8.6%(26/304)。其中共同缺失表达类型MLH1-PMS2为0.7%(2/304)。根据IHC的判读方法,MSI胃癌患者为38例,MSS胃癌患者为266例。MSI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MSI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0%(19/38),MSS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8.6%(76/266),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L1蛋白的表达与MSI呈正相关(P<0.05)。MSI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5.3%(21/38),MSS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4.0%(117/266),MSI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MSS患者(P<0.05)。结论:1.PD-L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胃癌中PD-L1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和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D-L1蛋白表达阳性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2.EBV感染与肿瘤部位和肿瘤浸润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D-L1蛋白的表达与EBV感染呈正相关;EBV阳性患者相比于EBV阴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高。3.MSI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D-L1蛋白的表达与MSI呈正相关;MSI患者相比于MSS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