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在游客时空行为决策、旅行轨迹模式和旅游流网络结构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显欠缺,特别是在游客路径轨迹方面。传统方式所获取的数据很难全面、准确的记录游客到访的时空变化和旅行轨迹。地理信息系统与网络共享平台的发展,为追踪和采集游客旅行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数码相机已成为人们外出旅行的常备电子产品,用以记录沿途风景,在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同时,拍摄时间和经纬度等信息同时被记录下来。Flickr与Panoramio等照片网络共享平台的出现,可以将用户分享的旅行照片显示在地图上。这些由公众自主提供的旅行数据为研究游客时空行为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本研究首先确定研究范围为大西安旅游圈,并在基于交通条件、旅行距离、地形、景区分布状况等考虑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对大西安旅游圈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利用相关技术,爬取了来自Flickr与Panoramio的范围大于研究区域的地理标记照片数据,并在保证照片信息所反映的游客旅行轨迹完整性的基础上,利用ArcGIS划定最终数据范围。本研究采用空间热点分析、追踪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大西安旅游圈地理标记照片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全方位分析,以揭示游客时空分布和路径轨迹特征,为旅游流检测与控制、危机事件预防、旅游营销、交通建设、线路设计、区域整合等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西安旅游圈旅游流在季节、普通周、日内变化的统计分析得出大西安旅游圈旅游流表现出一定的季节集中性,7月、8月、10月为旅游旺季,2月、3月、11月、12月为旅游淡季,1月、4月、5月、6月、9月为旅游平季;旅游流整体上在普通周内呈“扣勺”型,其中西安市区呈“一”字型;东线、西线旅游区游客量呈倒“N”字型;秦岭旅游区呈“M”型分布;整体旅游流在6:00-11:00为迅速增长阶段,12:00到达最高峰,12:00-13:00为午餐高峰期,13:00-17:00为旅游流稳定阶段,17:00-19:00为游客撤离阶段,20:00-21:00之间为夜生活小高峰,但四大重点旅游区域在日内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西安市区受季节、五天工作制度、日内变化的影响最小。(2)通过对大西安旅游圈游客空间分布分析,发现游客的分布和景区的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并且出现扩张趋势;旅游流从春季到夏季呈扩张趋势,秋季开始回缩,冬季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区;由于距离原因,秦岭北麓较晚达到日内高峰期,游客夜生活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区知名景点,大部分游客选择在西安市区过夜,且在骊山风景名胜区和华山风景区附近形成住宿聚集点。(3)大西安旅游圈存在三种旅游路径轨迹方式:单节点路径轨迹,区域内部路径轨迹和区域间路径轨迹。单节点轨迹集中于西安市区,区域内节点轨迹分布倾向于山岳型景区,以秦岭北麓、西安市区最为密集,而区域间路径轨迹主要集中于文物古迹密集、知名度高的景区。(4)对区域间路径轨迹数据构建空间网络结构,分析发现各区县聚集旅游流的能力与扩散旅游流能力较均衡,旅游流集聚中心往往是旅游流扩散中心,并将各区县划分为旅游流集聚和扩散中心、旅游流集聚中心、一般区域和孤立区域;长安区、碑林区、华阴市、户县对大西安旅游流的扩散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碑林区、莲湖区、长安区、雁塔区、灞桥区、新城区、华阴市、临潼区则更不容易受其他区域的控制;大西安旅游圈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灞桥区、碑林区、新城区、未央区、莲湖区、临潼区、雁塔区位于核心区域;蓝田县、咸阳市市辖区、华阴市、长安区位于次核心位置;其他区域属于边缘区;跨区域旅游流形成了11条主要的旅游路径。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点:(1)对大西安旅游圈的界定中参照了地理标记照片路径轨迹,尽可能的保留游客在研究范围内完整的旅行轨迹;(2)采用地理标记照片这一较新的数据方式追踪游客时空行为;(3)利用ArcGIS呈现游客旅行轨迹,并采用空间热点分析、追踪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多种较新颖的理论方法揭示旅游流时空分布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