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国际共运中的中越关系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至1959年,中越之间由两党关系正式走向两国关系,总的来说,两党、两国关系都有了进一步发展。然而,由于中国有意于建立正常的两国关系,所以此时的中越关系,相较于过去,因正式和正常化,显得不那么亲近。中国-方面帮助北越恢复重建,另一方面,与苏联一起,抑制越南南方武装革命,采取和平战略处理老挝危机等。北越尽管在外交上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严重依赖中国。至1960年,中越关系进入一个变动期,而变动的动力主要来自国际共运,特别是中、苏关系的发展。1959年,中、苏两党第一次爆发激烈的争论。1960年上半年分歧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进一步公开,北越站在偏向苏联的一边。1960年7月中、苏矛盾进一步升级,赫鲁晓夫将两党冲突扩大到两国关系上,一时间,中、苏站在了分裂的边缘线上。这样的中、苏关系,给正在应付老挝危机、南方革命运动以及北越建设的越南劳动党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国际环境。为了争取中国和苏联共同的支持和援助,1960年8月后,胡志明及越南劳动党在中、苏之间进行积极的调解。越南在中、苏之间的调解并没有,也不可能化解两者的矛盾。至1960年末,北越在国际共运的战线上,倒向了中国,并在1960年代初期,一直追随北京,站在反修正主义的立场上。然胡志明及越南劳动党在中、苏之间调解的举动,使越南及越南问题,得到了中、苏两党进一步的重视。至1960年代中期,随着中、苏关系越来越无法弥合,越南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苏越关系迅速发展。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及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校于1937年开始的,由北平至西北的迁校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三校1937年迁入陕西西安后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基于PZB理论建立了一个6维度的BBS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之后依据该模型对我国BBS当前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进行了实际测评。结果表明互动性是对BBS用户
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相对低级相对薄弱的一级,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不断调整、不断深化、创新财政理论,以确保持续满足当代人和今后几代人的需求。这种可持续发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创建泛在知识环境,而知识社区则是泛在知识环境下人们创造、传播、保存和利用知识的新环境。介绍了知识社区的概念、基本特征,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与知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入住本科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共220例,均于术后3d对肿胀患肢施以中药湿热敷,其中217例均有明显的止痛、消肿效果,3例无明显疗效。在手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