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有关合作经济组织主体地位的重要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同为“特别法人”这一新的法人类型。当下城镇、农村大量存在的合作组织究竟哪些属于民法总则规定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权最终归属于谁、其成员有何权利义务等问题,依然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结论。本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有关合作经济组织主体地位的重要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同为“特别法人”这一新的法人类型。当下城镇、农村大量存在的合作组织究竟哪些属于民法总则规定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权最终归属于谁、其成员有何权利义务等问题,依然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结论。本文依托已有立法特别是《民法总则》相关规定,重点考察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并结合法人基本理论对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立法考察。欲研究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其发展历程与立法动向的考察梳理具有基础性作用。从合作经济组织诞生至今,公平都是其追求的重要价值。我国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端于新中国建立前,建国后经历了发展、异化又再次焕发新生的不同阶段。改革开放后,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的时代呐喊需要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新焕发活力。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合作经济组织都是法人,《民法总则》第100条的立法目的主要是确定供销合作社的民事主体身份,对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需将供销合作社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受历史与政治的影响,我国当前立法仍将合作经济视为集体所有制经济,具有局限性,《民法总则》中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应更偏重于从世界合作社经典理论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中吸取养分。第二部分,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通过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概括出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包括在联合、目的、运行与分配方式五方面的特殊性,其中作为本质特征的目的、运行、分配方式特殊性使得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集体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协会等组织具有了鲜明的区分。在明确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征的基础上,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还应满足三个要件:一是具有特别法人资格。特别法人不同于主要追求效率的营利法人,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性”首先在于其难被“营利+分配利润”标准明确界分,其次是在追求效率同时亦追求公平并可承担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二是法人资格需依法取得,但仅凭《民法总则》第100条的规定并不能当然取得法人资格;三是实行合作制。特别法人身份的确立意味着包括合伙在内的非法人型合作经济组织将被排除在法定“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范围之外,但不能以此否认它们现实存在之合理合法性。在合作经济领域,单纯追逐利润的目的并不足取,对外追求效率与对内追求公平这一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营利法人特征是自身发展不完善的产物,从概念种属逻辑与已有法律体系完整性角度考虑,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理应包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分工作虽然复杂,但有重要的意义,二者在产生、目的、分配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第三部分,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外延具有演进性,现有分类方式大多存在不够周全的问题。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考察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较为全面的方式,从横向角度来看,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当前主要有综合服务型的供销合作社、专业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不同于信用合作社的新型合作金融组织三类,从纵向角度来看,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与联合合作经济组织两类。第四部分,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产的有关问题。首先,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拥有法人财产所有权,成员对组织的“所有”主要体现在其享有的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决策权。其次,以下八部分是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产的主要来源:1.成员(非正式成员、准成员)出资;2.国家财政资助;3.公积金;4.捐赠财产;5.经营活动中的营利;6.无形财产;7.依法保值增值形成的财产;8.其他合法财产。最后,应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对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产加以限制,出资额度与出资形式的限制为主要的静态限制,动态限制主要包括营利分配顺序、可分配盈余分配方式及解散、清算时财产分配的限制。第五部分,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构建与完善的建议。当下《供销合作社条例》的制定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以供销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想真正呼应改革的需要,并保障普通社员的权利,必须理顺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通过约束条款保障社员权利,并将为农服务的宗旨始终贯穿于立法全局。
其他文献
我国是有着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种植源远流长,但进入近代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相比西方国家还比较落后,农业保险发展也一直处于落后水平。自改革开放之后,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政府增强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因此农业保险获得快速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农业国相比,农业保险还不够成熟,主要体现在数据积累、险种创新、保险产品设计、保险普及程度、再保险程度、农户认知水平等几个方面。山东省自2
国务院于2009年底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文中明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在我国可支配人均收入的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海南省旅游地产行业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从全国旅游地产行业中脱颖而出,对海南省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但是,随着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不断出台,海南省房地产行业也必然受到冲击,行业内新的洗牌和并购现象层出不穷,同时,行业也逐渐走
在二阶层犯罪模型中,正当防卫是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反向排除要件,在传统四要件犯罪模型中,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事由。基于正当防卫在规范刑法理论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地位,我国大陆刑法学者对应刑法第20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成立条件,展开了系统细致的研究,相关成果颇丰。但即便如此,在具体案件中准确判断可予防卫的不法侵害仍非轻松,近年邓玉娇案、于欢案,昆山反杀案等系列案件频发争议说明了这一点。这些案件中的争点集中
公司费用粘性描述了费用随公司业务量增加而产生的边际增加量大于随业务量下降而产生的边际减少量的现象,展现了公司收入下降时管理层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决策能力,是对公司治理效率和运营风险不同侧面的重要补充。公司费用粘性不仅代表着公司业务量下行时更加微薄的利润和更加偏离最佳水平的资源配置,更是对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问题的侧写。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在“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这一政策背景下,我国机构投资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短期内商品房17亿㎡/年的销售总规模较难大幅突破,房企追求短期利益的发展模式亟需改变,在此背景下部分房企战略定位已经开始重视运营管理和综合服务,投资布局产业、文旅、养老、教育向运营商、服务商转变,借力地产金融创新拓宽发展面将是房企转型的重要手段。未来金融机构将更加活跃的参与到变革之中,地产与金融结合也会日益紧密,在房地产金融化的趋势下,地产投资方式将多元
互联网技术进步背景下,金融领域内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数据向生产要素发展的趋势。随之产生的与数据相关的纠纷对我国法律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个人或非个人数据的保护、使用与监管等问题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涉及数据的权属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便属于数据权属研究。数据权属问题的出现最早可追溯于虚拟财产案件中。而当初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及讨论并未完全明确虚拟财产的权利问题。但在理论界,对虚拟财产应适用哪类权利体系的讨论
信访作为一项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也是政府与群众保持血脉联系的纽带。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信访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凸显,与司法制度的错位便是其中之一。两者的错位不仅扭曲和削减了信访制度自身的功能与价值,同时还渗透并侵蚀了部分司法权,制约了司法功能的实现。实现信访制度的合理定位,矫正两者现存的错位关系,是当前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
我国《民法总则》已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定位为特别法人,在此背景之下,研究该类法人的内部构造尤为必要。其中,成员资格认定问题是基础性问题、先决性问题,是在设计该类特别法人内部构造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成员资格认定问题若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化进程则难以切实推进。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当前成员资格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前成员资格认定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法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严峻国际局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复杂多样的国内形势和深刻变化的党内情况,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承优良传统,为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理论和实施了新举措,取得了作风建设新的伟大成就。因此,研究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
201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366.49亿美元,约占同期GDP总量的0.98%。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间都存在着严重的资源错配问题。而如此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资源错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资源错配是指有限的稀缺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