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家庭照护者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尤其是照护功能未开发完善的情况下,机构照护作为多元化照护供给体系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十二五”期间,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建立与发展起来,但由于我国长期照护体系尚未完善,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的照护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以河南省B县的5家农村民办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这5家民办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照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本文首先描述了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经营情况、入住的失能老人情况、照护服务供给情况以及护理人员队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照护方面存在困境主要有照护服务内容与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偏向日常照料服务;护理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低;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在照护服务和护理人员的管理上不规范;政府未完善和落实照护服务供需方的补贴政策。
针对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困境,本文给出的切实解决思路是:通过明确政府政策支持和监管的责任、改善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日常照料服务、建立健康档案、为机构护理人员提供多形式的培训、按护理工作年限来逐步提高待遇、鼓励发展城乡养老机构“结对子”以及发挥社会多主体的作用,来逐步提高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服务质量。
本文以河南省B县的5家农村民办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这5家民办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照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本文首先描述了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经营情况、入住的失能老人情况、照护服务供给情况以及护理人员队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照护方面存在困境主要有照护服务内容与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偏向日常照料服务;护理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低;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在照护服务和护理人员的管理上不规范;政府未完善和落实照护服务供需方的补贴政策。
针对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困境,本文给出的切实解决思路是:通过明确政府政策支持和监管的责任、改善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日常照料服务、建立健康档案、为机构护理人员提供多形式的培训、按护理工作年限来逐步提高待遇、鼓励发展城乡养老机构“结对子”以及发挥社会多主体的作用,来逐步提高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