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汉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中国诗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日本汉学研究中较为重视和擅长的领域。日本学者的唐诗意象研究注重亲见亲闻,长于细读深究,方法独到新颖,研究成果颇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由于日本与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关系,日本的汉学研究呈现出“初看相似,细品不同”的特点,所以对日本的唐诗意象研究进行再研究能够整体把握日本学者唐诗意象研究的主要见解、基本方法及其特色,并且有助于深化国内的意象研究。   本文研究所依据的代表性文献为松浦友久1先生的《唐诗语汇意象论》、中西进2和王晓平合著的《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以及后藤秋正3和松本肇4合编的《詩語のィメ一ヅ--唐诗を読むために》6三部诗歌意象研究专著。这三部专著堪称日本学者在诗歌意象研究领域于不同时代所取得具有不同特色的代表性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唐诗意象,研究范围为日本汉学界。“引言”概述了中、日两国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现状及代表性成果,着重梳理日本学界在唐诗意象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引言”还述评了日本重要学者研究唐诗意象的论著及其对国内唐诗意象研究的启发,并择要阐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日本唐诗意象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再研究。   第一章讨论中国、西方和日本学界对“意象”的认识和界定。由于海内外学者对诗歌意象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中、西、日三方对“意象”的理解不尽相同。本章重点探讨中、日学者对“意象”概念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后者所理解的“意象”具有更广泛的外延。   第二章对日本的意象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探讨日本学界在意象的选取、分类、研究角度等方面与中国学者的不同,并从民俗和原型因素两方面分析这些不同的产生原因。本章将日本学者的研究与原型批评理论相结合,讨论意象研究中的民俗学意义,从而证明原型力量和民俗因素对日本学者的唐诗意象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章重点分析日本学者唐诗意象研究中惯用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日本传统研究方法以“溯本探源”式的原型探索、文献考订、田野调查、数据统计、例证法、比较法等为主,讲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二战后,日本学者尝试以多学科交叉的新方法研究唐诗意象,成果令人瞩目。   “结语”主要从方法论层面总结日本学者的唐诗意象研究对国内学界的借鉴意义。日本学者在唐诗意象研究领域长于小题大做、微观切入、由点及面和打通学科界限,这些研究特点有助于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学科研究以及改进学术研究方法。   日本学者唐诗意象研究成果为国内学界提供了一种“他者”视角,其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以及研究思路都以“陌生化”的方式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多向度的思索空间。梳理和总结日本学界唐诗意象研究成果,揭示唐诗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如何被解读,对于深化国内意象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其他文献
对弧齿锥齿轮温锻成形过程中齿模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摩擦因子、坯料温度、成形速度对齿模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成形过程中,齿模型腔齿顶处温度最高,齿根处温度
《皇明四朝成仁录》是明遗民屈大均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历史着作。凡十二卷,列入《广东丛书》第二集。其主要内容,记载明末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死节之士的事蹟。《皇明四
摘 要 世界已经转移到以数据为中心的范式上—“大数据”时代。在这一时代中,数以亿计的计算机和移动设备正在持续不断地创造出数量惊人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人类自身的,也包括其他各种事物的。而且,这种信息创造只会加速进行下去,不会停滞。  关键词 信息大爆炸 计算机 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过去十年中我们所使用过的计算工具已经没有能力迎接这些新的挑战了。然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银行 信息技术 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又称网络金融,是指金融服务提供商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金融信息中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晋商题材电视剧的出现及热播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晋商题材电视剧融合了“晋商”这一经典商业文化范例和“电视剧”这一当代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两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