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比湖湿地面临缺水、高盐、大风三大问题,导致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它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天山北坡生态廊道的建设。湿地土壤酶对土壤肥力、植物群落的变化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其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和评价干旱区湖泊湿地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本文以环湖一周160 km范围内的梭梭-柽柳、梭梭、胡杨和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2015-2016年5、8、11月在典型植物群落下设置样地进行采样,同时记录样地的其他环境因子,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分析艾比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干旱区湖泊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土壤肥力变化的指示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梭梭-柽柳、梭梭、胡杨和芦苇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5月和8月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11月酶活性的变化较为复杂。4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梭梭-柽柳、梭梭、胡杨群落下土壤酶活性的峰值出现在5月份,而芦苇群落出现在8月份,4种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谷值均出现在11月份,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芦苇群落>梭梭群落>胡杨群落>梭梭-柽柳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可以作为指示土壤环境变化的指标。(2)4种植物群落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铵态氮、硝态氮、pH、盐分、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出8月>5月>11月的规律,而含水量则呈相反的规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属于很缺乏-缺乏的状态,全氮处于第4级、5级,pH值属于碱性水平,土壤为中度、重度盐化,湿地土壤质量整体较差。梭梭-柽柳、梭梭、胡杨和芦苇群落有机质分别在8.910.8、13.115.7、9.812.116.321.5 g·kg-1时,全氮分别在0.40.5、0.50.6、0.40.6、0.50.7 g·kg-1时、全磷在0.60.7、0.70.9、0.60.7、0.80.9 g·kg-1时,铵态氮在2.814.5mg·kg-1、硝态氮在14.549.6 mg·kg-1,土壤温度分别为0.527.8、0.227.1、0.629℃、0.432.8℃时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H值分别为8.18.4、88.1、8.18.2、7.87.9时不利于土壤酶活性的增加,盐分从7.410.6g·kg-1增加到15.816.9 g·kg-1、17.327.7 g·kg-1,酶活性逐渐降低。(3)各植物群落不同月份土壤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全氮和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呈正相关;与含水量的关系复杂;梭梭-柽柳、梭梭和胡杨群落8月份土壤温度与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5月和11月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芦苇群落不同月份土壤温度与酶活性均呈正相关,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盐分、pH与酶活性呈现出负相关。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土壤有机质、全氮、盐分、土壤温度、含水量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4)通过比较土壤酶活性特征和影响因素可知,艾比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酶活性低于淡水湖泊、沼泽等湿地,反映其土壤肥力状况明显低于后者,但在干旱区湖泊湿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仍然可以作为土壤环境变化的指示性指标,而其活性大小主要受盐分、养分、水热因子的影响。